2月7日,虎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广西南宁政府网向社会公开了县市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手机号码。2月8日,安徽亳州也向社会公开了包括亳州市委书记、市长在内共81位领导干部的手机号码,表示要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近年来,一些地方官员以公开自己手机号码的方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并不是新鲜事。从媒体报道来看,此前,云南、湖北、河南、新疆等省份一些地市都有尝试。比如,年2月,云南省昆明市就公布了从市委书记、市长到各区县党政领导的电话。年7月,湖北省利川市就发布通告,公布该市百余名领导干部的手机号码,供市民反映问题及诉求,并要求收件人在1个工作日内回复。此次,南宁和亳州公布领导干部电话,其初衷和诚意值得肯定。
公开领导手机号码,是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的好办法,可以畅通群众诉求“最后一公里”。此举还有助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政府当好有呼必应的“店小二”,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项目落地中遇到的困难,破解下情难于上达、部门办事难、效率低等问题。
初衷虽好,结果却有待观望。毕竟,从往年的运行情况看,一些地方已公开的领导干部电话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电话长期占线、不在服务区、无人接听,有些电话是“三分钟热度”。诚意满满的一件事,如何真正为百姓津津乐道?关键是抓落实、见成效。毕竟,老百姓最关心的是诉求是否得到解决——电话要打得通,事情更要办得到位。对此,各级党政部门要有一本账:哪些问题属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怎样去解决?找到落脚点,一项一项具体督办。
事实上,如今各地已经有了一套健全成熟的诉求接收处置系统,比如,便民服务热线、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