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赶制的‘利川坝漆’,将发往上海用于大观园、古漪园等古建筑修缮。年前的5吨订单,还有剩余2吨正在加紧生产。”近日忙碌不已的湖北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洪克俭说。
“坝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动琥珀色,提起钓鱼钩。”这是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坝漆”最真实的写照。利川坝漆因产于毛坝镇而得名,一度成为当地居民生活来源的主要生存技艺。
去年6月,利川坝漆制漆技艺,上榜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世纪90年代,利川坝漆发展达到顶峰,年产量超过吨。在恩施州的利川毛坝、咸丰小村、恩施白果等漆树主产乡镇,小作坊超过千家。
“随着化工油漆崛起,加上坝漆良莠不齐,市场急剧萎缩。”利川市非遗传承馆馆长胡勇说,到年,恩施州坝漆小作坊不足百家,制艺人才大量流失,年产量约70吨,遭遇了市场的“天花板”。
洪克俭通过大量调研找到了痛点:杂质过多,影响了漆酚含量和漆酶活性度,质量不稳定;颜色单一,产量低,只能用于部分工艺品等小众领域,无法满足古建筑、工业防腐等领域的大单需求。
市场在变,思路也要变。“能不能搞工业化生产呢?”带着这个问题,洪克俭找到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产化学研究院,共同进行技术研发。经过3年努力,终于实现坝漆机器化生产。
“按照坝漆制作工序,参照工业涂料部分技术标准,制定严格的质量体系,11个关键指标更加优化。”洪克俭举例,机器过滤、脱水后,漆酚含量从过去85%提升到95%以上;漆酶活性度大幅提高,干燥时间从过去2个小时缩减至30分钟;生漆颜色从5种增至20余种。
年,洪克俭自主定制的设备全面投用后,一年就生产50多吨坝漆,约占到恩施坝漆产量的一半。不仅销往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而且还出口到日本。
“很多小作坊一年才制作5吨,客户哪能等得起。”洪克俭说,今年以来,包括武当山遇真宫等多家古建筑修缮单位和水系治理企业来洽谈,生产订单已排到6月份。
坝漆工业化量产,引起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