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开埠历史,塑造重庆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中
TUhjnbcbe - 2023/7/7 19:51:00

五月九日,位于南滨路的法国水师兵营旧址。记者齐岚森摄

“多盼能送君千里,直到山穷水尽,一生和你相依……”

5月8日晚7时,记者来到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老街首开区,站在17号建筑一旁的露台上,艺人的歌声伴随着景观瀑布的流水声、地铁飞驰而过的呼啸声,传入耳畔。放眼望去,渝中半岛华灯初上,赋予了长江流动的色彩。

时光回到年3月1日。那一天,重庆海关成立,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门户洞开之后,南岸也成为西方列强开设机构的首选之地,英、法、日等国纷纷在南岸设海关、建码头、修仓库、开洋行,重庆被强行纳入全球化轨道。

如今,南滨路一带仍可看到众多见证重庆开埠的文物建筑旧址,如立德乐洋行、安达森洋行、法国水师兵营等。这些百年建筑曾上演过怎样的历史?它们又将被如何活化利用?

顺应山形地势

开埠建筑点缀南滨路

“那里建有重庆历史名人馆,馆内塑有两百位栩栩如生的历史名人的雕像,其中的十二位外国人里,金发碧眼蓄八字胡戴高礼帽穿西服的立德乐的雕像排在首位。”这是重医附二院教授、重庆市作协荣誉副主席王雨创作的小说《开埠》结尾部分的语句。

据史料记载,依据年《中英烟台条约》和年《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的规定,年重庆建立海关,正式开埠。然而开埠数年后,重庆迈向商品经济的进程仍异常缓慢,直至年3月,英国人立德乐驾驶汽船“利川号”开辟川江航线之后,重庆的社会经济才发生了质的变化。

据重庆市文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耀健介绍,早在年,立德乐就在重庆创办了立德乐洋行,经办土货出口与洋货进口业务,这也是重庆最早成立的洋行之一。如今立德乐洋行旧址仍静静矗立在南滨路原上新街新码头34号,中式重檐歇山式屋顶舒展大气,西式壁炉烟囱风貌犹存。

重庆开埠建筑旧址多位于南滨路一带。在立德乐洋行旧址不远处,还坐落着安达森洋行旧址,这里曾留下过故宫文物南迁的历史印记。“抗战期间,安达森洋行旧址的4个仓库曾存放过箱故宫文物。”南岸区文旅委相关人士介绍,故宫文物也因此躲过了日本侵略者飞机的狂轰滥炸。

从安达森洋行旧址步行约半小时,记者来到法国水师兵营旧址。这是一座兼具欧洲中世纪风格与中式传统艺术的围合式建筑,面向长江,视野开阔。其竣工于年,被称作“奥当军营”,作家虹影作品《奥当女孩》的故事发生地就是这里。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勇表示,上述开埠时期的建筑大多顺应山形地势,体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理念,在建筑材料和工艺上采用中西杂糅的形式,呈现出独特美感。

重庆开埠的另一面

加快了城市近代化进程

除了建筑遗存,还能在什么地方感受重庆开埠历史呢?法国水师兵营旧址内的陈列馆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城市之路”展厅是两个不错的选择。前者展示了重庆开埠的珍贵图片资料,后者采用图片与文物相结合的形式,带领游客走进重庆城市发展之路。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陈列馆的展览前言写道:“重庆开埠通商,是帝国主义以坚船利炮为后盾开辟殖民地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屈辱史。但另一方面,它引发了城市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全新变化,客观上加快了重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对地处内陆、封闭保守的重庆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开埠究竟给重庆带来了哪些影响?

已故中国史学界泰斗隗瀛涛在《近代重庆城市史研究》一文中指出,重庆开埠后,“洋领事、洋行、挂洋旗的木船和乘风破浪的轮船越来越多,洋货输入量越来越大,作为工业原料的土特产品输出也越来越多……如果说,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主义的近代生活史,那么,重庆的开埠就揭开了重庆城市的近代生活史。”

资料数据显示,-年的40年间,重庆进出口商品值增加了24.7倍。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时也了解到,西方列强还通过对重庆的资本输出,直接在重庆投资近代交通、工矿业,以利用重庆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赚取超额利润。自年英商立德乐的重庆贸易公司在南岸设立猪鬃厂后,到年,英、日等国相继在重庆开办数家猪鬃加工厂、火柴厂、缫丝厂等。此外,英、法、美等西方列强还对重庆的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进行了疯狂掠夺。

与此同时,重庆开埠也加速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

“年,美国美以美会医院(重庆医院前身),成为中国西医院;年,重庆邮政局正式开业,加强了重庆与外界的信息流通;年,烛川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供盏电灯用电,这是重庆城市电力供应的开端……”杨耀健说,开埠给重庆的影响是全方位且深远持久的。

让开埠旧址活在当下

服务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长江中航行的轮船、龙门浩停泊的木船、搬运货物的码头工人……龙门浩老街首开区的公共艺术作品《开埠之鸣·时空拉链》已成为游客争相拍照的地方。

作品设计者、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王松说:“开埠对于重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节点,尊重历史很重要,不能让龙门浩的开埠历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所以我用艺术的方式呈现了这段历史的片段。”

据介绍,南滨路正在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包含开埠文物建筑旧址在内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南滨路塑造地区特色、发展文化产业带来了优势。而如何看待、保护利用这些开埠旧址,也是摆在园区面前的难题。

记者了解到,在保护利用方面,法国水师兵营已通过“设计阅读”“设计生活”“设计活动”三个区域拓展了文物建筑的功能。安达森洋行旧址计划今年内完成主体建筑的修缮工作,修缮后将以故宫文化为主题。

除了以上案例,南滨路开埠文物建筑旧址的保护利用还有较大空间。黄勇表示,活化利用的目的是为了保留文物建筑本体的历史信息和价值。他建议在活化利用的过程中应采取“最小干预”的原则,避免过度商业化、同质化、空心化,让这些建筑成为城市集体记忆的见证和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文化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南滨路管委会副主任(挂职)熊海峰表示,文物建筑旧址和旅游体验相结合是旧址利用的第一个层面,而把开埠文物旧址承载的开放包容的文化提炼出来,和现代需求、现代精神、现代话语体系相结合,塑造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才是今后应着力的重点。城市发展、园区建设、产业升级等方面都需要开放包容的精神、海纳百川的气魄。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至今仍引领着西部开放风气之先。”熊海峰说,重庆应重视开放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让其成为推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强大动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埠历史,塑造重庆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