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兰莎
28年前,19岁的杨君(化名)幸运地成为“湖北省建设银行尊师重教联合会”第一批受资助学生。他的故事也因新华社记者撰写的一篇《身为银行不忘为国培育栋梁湖北建行尊师重教成风》新闻报道登上年1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27年后,“湖北建行张富清尊师重教公益基金”成立。3月27日,杨君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北省建设银行尊师重教联合会”已经是他心中的一座精神丰碑,“湖北建行张富清尊师重教公益基金”的成立更是对老英雄奉献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相信会激励一代代孩子们从小树立起远大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它是我心中的一座精神丰碑
杨君出生在湖北省利川市马前镇继昌村。年的夏天,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成为村里破天荒第一个考取大学的人。然而,瞧着录取通知书上写明的一年元的学费,曾两度因交不起学费而差点失学的杨君,在父亲的叹息声中再次陷入了绝望。没想到,几天后,又一份通知书震动了山村。杨君获得了“湖北省建设银行尊师重教联合会”奖学金,第一年每学期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学期涨到元,连续资助四年。
“当年我在武汉参加建行尊师重教联合会启动仪式的情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杨君说。他回忆道,高三那年,通过班主任和学校申报,他和另一位同学幸运地获得了资助名额。那时,村里没有电话,湖北建行辗转通过恩施建行和利川建行,最后才通知到他们。那是他第一次去武汉,坐着建行安排的专车,时任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行长的何光昶亲自接见了二人。记忆中的何行长满头银发、亲切和蔼,鼓励大家要好好学习,不负青春勇敢逐梦。
“‘湖北省建设银行尊师重教联合会’是我心中的一座精神丰碑。”杨君说。“当年的这笔资助,不仅圆了我个人的大学梦,而且对于独自拉扯大我们四兄妹的父亲来说,精神上的安慰更是无价的。”
时至今日,杨君一直珍藏着当年“湖北省建设银行尊师重教联合会”颁发的奖学金证书。“除了第一学期我是在启动仪式现场领取外,上面详细记录着其余每一笔奖学金的金额和领取记录。”杨君说。
它坚定了我对社会的信任
“这笔资助给予我的是质的改变,让我一下子从贫困迈入温饱,并从此一路顺遂。”28年后的今天,再回过头去看,杨君如是认为。
杨君说,这笔资助不仅支持力度非常大,而且保障明确,领取也非常简单,不需要反复申请,只要本人或者委托的代领人在登记本上签字就可以直接领取现金。
如今,杨君在北京一家通信科技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一家四口生活稳定,其乐融融。“大学毕业后,在职业发展上,我和大多数同学差别已经不大。”杨君说,这笔资助不仅坚定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信任,更让身处农村的父辈们看到了一缕希望,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年1月11日,杨君的故事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因为工作原因,杨君经常会到高校招聘大学生。在他看来,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措施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湖北建行张富清尊师重教公益基金”每年的资助额度也涨到了元。因此相对来说,今天的贫困学生在完成学业上的经济压力已经轻松了许多,他们的压力更多体现在毕业后的成家立业上。
工作二十多年来,杨君也见识过身边不少成功案例,他们无一例外都具备一个特点,那就是靠自己的内驱力,靠内心的坚强,靠乐观的心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贫困生即使受到资助也不要有太大压力,很多时候环境无法选择和改变,但只要持续努力,不轻易放弃,就无愧于心。”杨君说。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