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隐形慈善”主题作文升格导写
曹红艳/执教于湖北省枣阳市师苑高中
·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南京某高校将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1月总消费不足元的学生列为资助对象,直接把补贴款打进饭卡。这件事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学生甲:“这是一种隐形慈善,既帮助了贫困学生,又维护了他的个人尊严。好!”
学生乙:“这种做法初衷是好的,但不够公开透明,难保公平公正,也可能会出现暗箱操作。”
学生丙:“这样悄悄进行补助对个人固然有好处,但对倡导帮贫扶困的风气作用有限,不如‘陈光标式’的高调慈善影响力大。”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明确,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湖南师大附中大联考作文题)
·审题指导·
一、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提供的是一则新闻事件,对隐形慈善的优劣有甲、乙、丙三种看法,考生需要针对甲、乙、丙三人的看法,挑选一种或两种阐述自己的看法,不能脱离材料作文。
2.典型任务限制:要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必须从隐形慈善和高调慈善中选择一种观点,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体现自己的分析思考,不可无限扩大外延,随意为文。
二、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针对南京某高校的做法,命题人并未对此做出价值判断,考生可以自主抉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任意选择角度。可以站在隐形慈善的角度,肯定它对受捐者尊严的保护,表彰这种做法的朴素温馨;也可以站在高调慈善的角度,肯定这种慈善对社会正能量的作用,对慈善帮扶的影响力;也可以由浅入深,从慈善事件导入,谈起慈善领域的不透明、不公开,再扩而言之,逐步引出对社会其他领域公平性的思考,并能回扣慈善,则不失为好的构思。
2.思维是开放的:写作时,考生可立足材料内容进行阐述或反驳,可以联系古代行善的范例,也可以联系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可以正面阐述,也可以反面批驳。
三、标题及开头示范
1.好的标题
比如,文章中心是“质疑隐形慈善”,标题可以是《行高调慈善扬帮扶风气》《高调慈善,让爱洋溢在阳光下》《高调慈善才更有影响力》《行慈善何须隐瞒》《期待阳光慈善》等。
比如,文章中心是“支持隐形慈善”,标题可以是《行善何惧无名》《隐形慈善润心无声》《大爱无言,洒落人间》《践行慈善,尊重先行》《隐形的爱最美》《凡善之举,与柔偕行》等。
2.好的开头
如文章观点是赞成隐形慈善的,开头可以这样写:
老子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而大善也可以是无言的。它像脉脉流水,润物无声;像习习春风,轻柔拂面;像融融暖阳,朴素温馨。南京某高校的隐形慈善,既达到了帮贫扶困的目的,又维护了贫困学生的个人尊严,为我们树立了一座慈善标杆,开创了一种新的慈善方式。所以,隐形慈善,真爱无言。
·原作呈现·
高调慈善才更有影响力
南京某高校将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总消费不足元的学生列为资助对象,直接把补贴款打进饭卡里。我认为这种悄悄进行的补助对个人固然有好处,但对倡导帮贫扶困风气作用有限,不如“陈光标式”的高调慈善影响力大。
世界本来就是一片奉献爱心和享受爱心的天地,只有彼此的付出与传递,才能让爱与奉献的河流奔腾不息。南京某高校帮助贫困学生,初衷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将本身光明正大的慈善事业有意识的隐形。这种做法或许帮到了部分贫困学生,可这世间仍有千千万万的贫困学生,这种隐形慈善又如何顾及呢?孔子的弟子子贡在一个诸侯国中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给他的赎金。孔子批评他:做了善事就应该被夸赞,并且应该欣然接受赎金,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去仿效你的善举。
试想一下,假如这世间的慈善都变成了隐形慈善,那么人们所看到的便多是世间的浑浊不堪,物欲横流,人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所见皆不堪的社会中,又如何能使社会充满正能量呢?
高调行善的人,是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理应得到社会点赞。一直以来,总听说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做了善事,隐姓埋名,固然体现出所谓的人格高尚,但正大光明地做好事难道就不高尚了吗?你看,香港商人邵逸夫用经商挣来的钱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历年来总金额超过亿港元,他捐资的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学术中心……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他用行动带动了无数的华人来大陆做慈善,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还有马云、韩红的慈善公益事业。还有《感动中国》节目表彰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慈善人物,他们的高尚人格人人称赞。
另外一方面,隐形慈善如涌动在地下的暖流,学生可能钻空子,统计数据可能不准确、不公开、不透明,而导致人们质疑其公平性。反复的质疑就会严重损害慈善的声誉,给慈善蒙上污垢和荫翳。当人们脆弱的神经被一次次刺痛,当善良的心被不法分子利用,我们自然就会把慈善的目光转向高调慈善。
古罗马哲学家说:“世界本是黑暗的,当人们点燃了爱的火焰,才变得明亮而温暖。”高调行善便是这爱的火焰,温暖着这苍凉的世道。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需要的是正大光明的慈善,需要的是能推动社会蓬勃发展的慈善,需要慈善走在阳光下,所以我支持高调慈善。
·升格指导·
这篇作文属于46分到49分之间的作文。文章中心明确,作者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述高调慈善的影响力,同时运用了道理论证、例证法和引证法,论证颇有力度。
如何将这篇只能得基本分的习作升格为佳作呢?我们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来提升。
第一,提炼分论点,重新布局文章结构。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论述高调慈善的好处时,对分论点的安排较为随意,使整个文章的层次不够清晰。修改的方法是,分别提炼出分论点,将分论点放在段首位置。
第二,修改论述语言,突出文采。在举例论证方面,文章例证较丰富,第一个例子是古代孔子,后面的例子有邵逸夫、马云等,古今结合,详略事例组合,能增强文章的论证效果。文章既从正面举例,又从反面举例,正反对比,鲜明有力。但是文章列举古代例子的语言太过于平淡,作者可以把孔子的原话引用起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中间部分运用邵逸夫的事例,论述语言有些啰嗦,作者可以适当精简语言;文章后面部分运用感动中国和马云的例子,论述语言过于简单,作者可以运用排比句进行例证,使语言更有气势、文采更突出。
第三,点亮结尾,突出中心论点。古人云:结尾如撞钟。文章结尾是全篇内容的收束之处,也是主旨的升华之处。因此写作文一定要在结尾处多下些功夫,将结尾这个钟撞响。好的结尾要收束全文,简洁有力,发人深省,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本文在开头能够概述材料并且提出观点,观点和题目能够相照应,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应再一次摆出自己的观点,才能使文章首尾呼应,中心更突出。
·升格佳作·
高调慈善才更有影响力
南京某高校将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总消费不足元的学生列为资助对象,直接把补贴款打进饭卡里。这种隐形慈善引发诸多争议,力挺者有之,质疑者有之,贬损者亦有之。我认为,这种悄悄进行的补助对个人固然有好处,但对倡导帮贫扶困风气作用有限,不如“陈光标式”的高调慈善影响力大。
高调行善,要的是一个典型的榜样效应,以唤起更多的爱心。世界本就是一片奉献爱心和享受爱心的天地,只有彼此的付出与传递,才能让爱与奉献的河流奔腾不息。孔子所在的鲁国有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其他诸侯国中做奴隶,有人把他们赎回来了,可以到国库领取赎金,以奖励此善行。孔子曾对子贡说:“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就是说做善事利人利己,只有做的善事被称赞,才会有更多的人去效仿,如此才能使慈善深入人心。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自愿投身于慈善事业,我们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那么,由此看,慈善又何须隐瞒?
试想一下,假如这世间的慈善都变成了隐形慈善,那么人们所看到的便多是世界的浑浊不堪、物欲横流,人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所见皆不堪的社会中,又如何能使社会充满爱心呢?
高调行善的人,是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理应得到社会点赞。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呼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做了善事,隐姓埋名,固然能体现出所谓的人格高尚,但正大光明地做好事难道就不高尚了吗?你看,邵逸夫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亿港元,用他的名字命名的“逸夫楼”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你看,马云、韩红等爱心人士建立的慈善公益会,带动无数国人捐款,公开才能大道致远;你看,“感动中国”节目表彰那些不为人知的慈善,使他们的善举彰显;你看,社会媒体大力表彰“最美妈”“最美司机”,他们的高尚人格人人称赞。
高调行善的做法能够避免暗箱操作之嫌疑。隐形慈善如涌动在地下的暖流,也许会有人钻空子,统计数据可能不准确,受捐助名单不公开,这都可能导致人们质疑其公平性。反复的质疑就会严重损害慈善的声誉,给慈善蒙上污垢和荫翳。当人们脆弱的神经被一次次刺痛,当善良的心被不法分子利用,我们自然就会把慈善的目光转向高调慈善。
古罗马哲学家说:“世界本是黑暗的,当人们点燃了爱的火焰,才变得明亮而温暖。”高调行善便是这爱的火焰,温暖着这苍凉的世道。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需要的是正大光明的慈善,需要的是能推动社会蓬勃发展的慈善,而不是活在暗处的隐形慈善。隐形慈善固然好,但高调慈善才更有影响力。
以上作品原文已在《高中生学习》年3月刊“升格作文”栏目发表,更多精彩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