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向市长信箱建议恢复历史沿革,黄冈市更名黄州市(原为黄州府),团风县恢复黄冈县,黄州区更名东坡区,而黄冈师范学院升格为黄州大学,以大打东坡文化牌!
以下是原文:
尊敬的市领导,您好!首先感谢您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这封信,谢谢。我是一名籍贯黄州市区的在校大学生,现在在武汉求学,我之所以将我的家乡称之为“黄州市区”而非“黄冈市区”是因为比起“黄冈市”我更认可“黄州市”!仅仅还是20年前即年,我家乡还是黄州市,虽然她只是一个黄冈地区管辖的县级市,不知道为什么黄冈地区撤地设市时没有选择“黄州市”而是选择“黄冈市”,这一点我不得而知,但是在黄州乃至整个“黄州市”全境有许许多多的人仍然对“黄州市”保持着一种特殊的情怀,或者说他们还是认可“黄州市”的,我记得我刚刚到学校时,班里的一位罗田籍同学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我是黄州人”,他对我说:“我也是黄州的,黄州市罗田县,你是黄州哪的”,我的心中便有些许的激动!
自从唐朝以州代郡,“州”便成了中国古代地级行政区的通名,一大批州涌现,现在仍然著名的有荆州,广州,徐州,柳州等地,无不叙说着“州”的辉煌!“黄冈”源于革命老区,她纪录了“黄州市“人民在中国革命所做出的贡献,这是任何人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冈”字较“州”字却有着一种先天的不足,“州”字出自庙堂,大雅!“冈”字出生乡间,带着一种乡土气息,用“冈”字命名一座城市,总觉得有所不妥!黄冈市是中国有名的农业市,因此许多地方的人称“黄冈”为“黄岗”即黄土岗,这对于情感丰富,自立自强的“黄州市”人民来说,不可不谓是一种“屈辱”!本来用下辖县的名称来代替上级地区的名称就有所不妥,如今革命老区的名称也被“戏虐”一番,心中更是有些许不快!
且“黄州市”近年来一直打东坡文化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赤壁公园的改造,以及东方广场和遗爱湖公园的建成,黄州之魂又一次立起来了,东坡梦又一次萦绕在“黄州市”人民的心头,可是在中国的湖北可有“东坡黄冈”一称,可有“黄冈赤壁”一说,没有!于是一些追寻东坡足迹的当代文人在地图上寻找着,寻找着一个黄州,一个东坡黄州,一个黄州赤壁(文赤壁)在经过一次次的失望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黄冈市黄州区”!尽管心中有许多疑惑和反感,但他们不得不接受一个“黄冈市”,我认为无论是从文化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黄冈市都应该恢复“黄州市”。
陈言生老先生曾经说过:黄冈复名黄州好,黄州区维持原名正适宜。以下是他的原话:
继年荆沙市改回荆州市后,去年襄樊市经历了两年的申请终于复名为襄阳市。舍60年来之惯称而恢复两千年来之传统,海内外主流舆论一片叫好。好就好在,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延续了优良文化传统,凸现了城市人文历史的底蕴,不仅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也增强了海外华人的亲切感和向心力。黄冈市命名黄冈,主要是继承了解放后形成的专区及地区所冠的黄冈之名。而黄冈自隋代开皇十八年至今一千四百多年来一直是黄州所辖县之名,当时用辖县之名来命名上级行政区黄州,本来就本末颠倒了!如果说荆州与新兴工业城沙市合并称之为荆沙市尚有合理之处、尚可理解的话,那么用下辖县黄冈之名取代管辖它的黄州之名则毫无合理性可言!年黄冈市成立名为黄冈,不过是延承了解放初期立名之误而矣。荆沙改荆州、襄樊改襄阳都是恢复传统,而黄冈改回黄州理由更充分:因为这不仅仅是复名,还有纠60年前命名之误旳含义。
大家知道自唐代大诗人杜牧、北宋文坛领军人物王禹偁先后执掌黄州后,黄州已成名邦(从南宋起人们已把王禹偁称为王黄州)。特别是世界级大文豪苏东坡与黄州结下不解之缘后,黄州之名更是远播海內外。现在市改府已把黄州定位为东坡历史文化名城,很正确。然而无黄州岂能有东坡?请看去年十月因黄州东坡文化研究会成立时中国苏轼学会发来贺信吧。贺信道:“黄州、惠州、儋州在苏轼的生命历程中至关重要。有人以为惠州、儋州之名还在继续沿用,而黄州之名不存,大有‘长恨黄州无觅处’之遗憾。如今欣闻黄冈市中心城区为黄州区,恐有‘不知转入此中来’之惊喜吧!”这代表了社会各界对恢复黄州之名的殷切期待!黄冈市应该向襄阳市取经学习,尽快启动将黄冈改回黄州的申报工作!
去年12月29日,黄冈日报发表的张龙飞、史智鹏的文章建议将黄冈市更名为黄州市、将团风县更名为黄冈县,我们举双手赞成!但是他们主张把“黄州区更名为齐安区(黄州别称齐安)”则很不赞成!理由有二:1,黄州的前身齐安郡最早由南朝齐设置,黄州得名后唐天宝元年曾一度改为齐安郡,但先后齐安郡的所在地都在今新洲(今属武汉)。假若(武汉市)新洲区要改名齐安区倒也恰当,但齐安与晚唐南迁至大江边、明初再迁至今址的黄州区实在扯不上关系!再说齐安在历史上是立名黄冈之县的上级郡名,亦不宜用它来取代下辖县区之名;2,在黄州历史沿革被割断、延续千载的州名被取消的六十多年来,唯有黄州区及其前身黄州镇保住了“黄州”这块“金字招牌”(今称文化软实力)、守住了黄州人文历史的底蕴使之不至于在历史上消失,给“长恨黄州无觅处”的国人以慰籍。那怕在上世纪它一度被划归鄂州市管辖,仍然坚守了黄州之名。所以今天最不应该放弃黄州之名的正是黄州区!张、史两位先生言“市县不能同名”,我们理解这是指不同驻一城的市与县,对于驻同一城镇的市与区则未必不能同名。例如本省著名的荆州市自年立市至今一直下辖有荆州区就是明证。因为我国城市史上历来就有州县、府县同治一城的传统!查民政部年颁布的《地名实施细则》第二章第八条第五款称“人民政府不驻在同一城镇的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名称其专名不应相同”,可见驻同一城镇的市与区之同名不受此限。退而言之既使同驻一城的大市与辖区现在规定不准再有同名,也可合理规避,只须在区字前加上一城字、将黄州区改名为黄州城区,黄州与黄州城显然是两个概念,这不就与黄州市没有同名吗!
人文历史底蕴,不宜淡化。在文化上“黄州”之名,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人文历史上,可谓大名鼎鼎,名声远播,如杜牧、王禹偁、孟珙、于成龙等名臣皆任职黄州,如韩琦、张文潜、杨守敬等名流皆寓居黄州,而杜牧的《赤壁》诗、王禹偁的《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等文学名篇至今仍是全国大学、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黄州赤壁的《景苏园帖》是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黄州赤壁文化是独具魅力的文化体系。
说到文化,就不得不讲苏轼,他于诗、词、文、赋、画、书诸方面都卓然超群,自成流派,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做出了杰出贡献。苏轼谪居黄州四年又四个月(含两个闰月),留下约余篇诗词文赋,如前后赤壁赋,如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代表的黄州词,以《柯丘海棠诗》为代表的黄州诗,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代表的黄州文,以《黄州寒食帖》为代表的黄州书法,形成了他的文学创作巅峰,使黄州时期成为他一生中丰富多彩、刻骨铭心的岁月。为了纪念在黄州的经历,他自号东坡居士,兹后,苏东坡之名冠天下。可以说:苏东坡与黄州是无法割裂的。东坡文化研究是当代显学之一。
历史隶属关系,不容颠倒。南北朝大象元年(公元年)。北周朝廷改南司州为黄州,始有黄州之名。也就是说,黄州这一名称已存在年。黄州成立后,除在初唐曾短期称齐安郡(驻现新洲)、永安郡(驻现黄州)外,一直称黄州,在政区建制上一直是州府一级。在隋唐五代宋元时期,一直辖有黄冈县、黄陂县、麻城县等县,在鄂东地域与蕲州两州并治。明初设立黄州府,洪武十一年(l年),朝廷将蕲州归属黄州府,史称“蕲黄合一”。此后明清两朝,黄州府辖有黄冈、麻城、黄陂、罗田、蕲水、广济、黄梅、黄安和蕲州(现蕲春)七县一州。而黄冈县这一名称始于隋朝开皇十八年(年),黄冈这一名称已存在年。黄冈县成立后,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均属黄州或黄州府管辖,解放后,也一直是黄冈地区的属县,直至年撤销黄冈县,设立黄州市,黄冈县的建制才消失。由此可知,黄州与黄冈在历史沿革上一直是上下级隶属关系,勿庸质疑。千百年间形成的历史渊源,不宜轻率断裂和颠倒。
在我国也不乏更名后再次更名的先例。就我省地级市而言,先有荆州地区与沙市市合并,称荆沙市,后恢复荆州市的事实,近有襄阳与樊城合并,称襄樊市,经不懈努力,最终恢复襄阳市名的成功。身为黄州人,我们有时质疑自己:黄冈为何放弃“黄州”这个大名鼎鼎的名称不用,而要用“黄冈”这个鲜为人知的名称?由此,我认为:“黄冈市”应该更名为“黄州市”,这不仅仅是城市名称的改变,更是提高黄州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对黄州人文品牌正本清源的需要,是彰显黄州悠久历史文化的需要。
由此,我希望我所爱的家乡尽快启动相关工作,将“黄冈市”更名或者说是恢复为“黄州市”传承黄州东坡文化,“团风县”恢复为“黄冈县”,继续发扬黄冈文化和革命老区精神,同时与中国著名学府~黄冈中学相对应,“黄州区”维持正名或者更名为“东坡区”,以承载东坡文化!
同时武冈城铁应更名为“武州城铁”即“武汉至黄州的城际铁路”,黄州市区现有的四座火车站除黄州火车站以外的三座黄冈站也应更名为“东坡站”或“黄州站”,即黄冈西站更名为“东坡西站”,黄冈站更名为“东坡站”,而黄冈东站则更名为“黄州西站”。理由如下:
其一,由武汉火车站开往“黄州市”的城际(列车)以及由襄阳火车站和利川火车站开往“黄州市”的动车,到达“黄州市”的第一站就是现黄冈西站(距黄州市区5公里,有公交直达),第二站即为现黄冈站(距黄州市区7公里,有公交直达),若“黄冈(西)站”更名为“东坡(西)站”则慕名而来的游客一到站就知道自己到了东坡黄州。
其二,在现有的三座黄冈站中,现黄冈东站最大,地位最高,与黄州火车站同为二等站。根据国家的规划京九高铁(京九客运专线)的西线(主线)阜冈九客运专线(阜阳、黄冈、九江客运专线)就要经过现黄冈东站,除此之外现武冈城际铁路也将由现黄冈东站延伸至14公里外的黄州火车站,对接京九铁路并向西延伸至罗田英山,经随麻安铁路进入安徽,与长三角城际网规划中的安庆—池州—黄山—杭州城际线连通,形成武汉至皖江城市带的旅游观光城际铁路。届时现黄冈东站将成为“黄州市”铁路网的枢纽,与黄州火车站共同构建“黄州市”铁路的核心。黄州市民可从东站始发前往全国各地。这样一座重要的火车站以城市辖区的名字命名显然有所不妥,宜冠以“黄州”字样,以映衬这座伟大的城市,同时现黄冈东站位于黄州站的西南方向。至于究竟是应该称为“黄州西站”还是“黄州南站”,我认为“黄州西”更好,因为现黄冈东站位于黄州市区的北方,称为“黄州南”则有失严谨。同时阜冈九客运专线亦应改称“阜州九客运专线”,即阜阳、黄州、九江客运专线。
我听闻黄冈师范学院计划升为大学,但在名称上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我斗胆建议黄冈师范学院更名为“黄州大学”,以“黄州大学”见证黄州市的崛起与复兴!黄冈师范学院更名无非是“黄冈大学”或者“黄冈师范大学”之类,若更名为“黄州大学”亦与东坡文化对应,更具知名度,与东坡精神相映生辉,以“黄州市”成就“黄州大学”,以“黄州大学”映衬“黄州市”!把“黄州大学”塑造为东坡学府!
黄冈县最早包括现在的武汉市新洲区、黄州市区、团风县和罗田县的三里贩镇,且黄冈县得名于三里贩镇的黄冈庙。现新洲已是武汉之热枕,且年之时黄冈县东西分治,举西(冈西)改称新洲县,而举东(冈东)仍坚守黄冈之名,由此可见新洲之事我“黄州市”不宜贸然介入。而黄冈庙之与于黄冈县犹如虎丘山之与于(苏州市)虎丘区,香港岛之与于香港特区。若现团风县恢复黄冈县,宜将三里贩镇(含黄冈庙)收回,作为“黄冈县”的第二中心而存在(三里贩镇地热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发达)。
我觉得目前“黄州市”的中心城区面积过小(平方公里)、人口过少(40万人)无法映衬有着1.7万平方公里、万人口的“黄州市”,随着经济的发展,“黄州市”将邻近的郊县撤县设区势在必行,而现黄州市区与现团风县原本同属黄冈县,且黄冈地区撤地设市时现团风县的定位正是市区的附郭县,因此团风县城(团风镇)及周边地区与市区融城是必然的。
但是“黄冈县”(现团风县和罗田县三里贩镇)面积较大(平方公里)设置一区过大。且“黄冈县”(现团风县和罗田县三里贩镇)跨度过大,两个中心(团风镇和三里贩镇)距离甚远,团风镇附近城市化水平较高,商业发达,而三里贩镇附近环境保护较好,旅游业发达,宜分设区县:
即在时机成熟时以团风镇为核心设置“黄州市团风区”;而以三里贩镇为核心保留“黄州市黄冈县”,日后亦可整县改区设置“黄州市黄冈区”,保留“黄冈”这一招牌。如此分治之后的“团风区”和“黄冈县(黄冈区)”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城乡分治。或日后“黄冈县”(现团风县和罗田县三里贩镇)整体改为“黄州市黄冈区”亦可。
以上是敝人之愚见,希望您能考虑,并恢复历史传承。再次感谢您阅读这封信,谢谢,祝您工作愉快!
来源:团风网
看完这位大学生的建议,你有什么想法?赶快在底部评论,告诉小编吧!
如果你在黄冈遇到麻烦或突发事件,欢迎下载遗爱网APP向我们爆料,遗爱网将在第一时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