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隶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北西南边陲,西靠蜀渝,东接恩施,南邻潇湘,北依三峡,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这里的腾龙洞属中国已探明的最大溶洞,在世界已探明的最长洞穴中排名第七,世界特级洞穴之一。集山、水、洞、林于一体,以雄、险、奇、幽、秀而驰名中外。这里不仅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这里还诞生了很多历史名人!
陈树生:
陈树生,湖北利川人,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88师,被编入补充团第一营,“八百壮士”之一。
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后,陈树生生任国民革命军第88师团一营二连二排四班副班长。10月28日,日军再以坦克掩护步兵进攻四行仓库,危机时刻,陈树生在自己身上捆满手榴弹,从楼上窗口跃入敌群,与多名日军同归于尽壮烈牺牲,年仅21岁。“舍生取义,儿所愿也!”这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牟鸿勋:
牟鸿勋,字猷宣,湖北省利川汪家营人,土家族,邑庠生。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首义功臣,曾出任南京临时政府事业部副部长。
年就学于武昌两湖师范学堂。年加入共进会,秘密散发《民报》等刊物。武昌首义前夕,出席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会议,任起义政治筹备员。10月9日,孙武在汉口宝善里试验炸药失事,清军严加搜查。当晚,牟到武昌小朝街军事指挥部联络,军警破门而入,牟与刘复基、彭楚藩等当场被捕。10日拂晓,彭、刘、杨三人英勇就义。甘绩熙遇邓玉麟,问牟是否被杀。邓云,“未被杀,但不招供,铁忠令烙其头颅,惨不忍言。”清吏本欲处以极刑,为留活口,幸免一死。10日夜革命军起义占领武昌,迎牟等出狱。武昌军政府成立,牟参预谋略处工作。谋略处改总稽查部,牟为八大总稽查之一,并兼任军政府所办《中华民国公报》经理。
范腾霄:
范腾霄,湖北省利川城关(都亭)人。年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次年任湖北护军马队第一营文案兼国文教师,年入将弁学堂,毕业后任第二十九标见习士官,随后加入日知会,负责动员工作;年官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商船学校学习驾驶,后加入中国同盟会;年回国,任湖北军政府副官兼海军参谋长,汉阳失守,力主坚守武昌,12月,参加南北议和事宜;年任将校补充团副团长、讲武堂监督、北京政府参谋本部科长等职;年入日本海军大学,回国后在海军任职,年后任湖北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年去世,终年69岁。
丁咸熙:
丁咸熙,名嘉绩,字祝三,利川团堡镇官田人,著名中医,社会贤达人士。
一生以学医救国救民为已任,15岁开始学医治病,他常常挑灯夜读医学典籍,稍长业成,在家开设“中兴药房”,既看病,又配药,药草多系亲手采撷炮制。他常说:“当医生不易,学医德更难。我当医生,不全为生计,最重要的是为穷苦人治病,治好病。”请他出诊,必先看来人贫富;骑马者,须配马;坐轿者,须备轿;布衣者,徒步而行;若系鳏寡孤独者,只须捎来口信,即亲临病榻,不取毫厘。邻县贫苦农民刘兴泉长期重病卧床,本想求他医治,但旧有唇舌之争,不便登门,直到奄奄一息时,家人才登门求医。丁说:“有病就该早治,与以往小事何涉?”经丁细心诊治,不到天明,病人便思饮食,连服数剂汤药,病即痊愈。贫苦农民丁天怀,早年住岩洞,中年方才娶妻,年近花甲之年喜得一子,却枯瘦如柴,经人久治无效,丁咸熙接治后,体察病情,周密处方,谨慎用药,终使其子长得又白又胖。
马元凯:
马元凯,马炳麟之子,利川谋道长坪旧寨坝人。中国国民党党员,利川民国时期林业专家。
为人俭朴诚实,沉默寡言,工作谨慎,一生以从事农林教育为主。建国后,仍为恩施高农教师,学生众多。年回家乡旧寨坝,著有《林业制造学》、《森林利用学》、《森林测量学》、《土地测量学》、《气象学》、《农业土壤及森林学》及《造林及行道树》等书稿。
谭功云:
谭功云,土家族,湖北利川市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二九师战士。
年参加革命,在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二九师,任战士,年5月在甘肃省武都县南关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21岁。
冉锡光:
冉锡光,土家族,湖北利川市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二纵队六旅战士。
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二野战军二纵队六旅,任战士,年2月在河南省商城县四姑墩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0岁。
谭伯川:
谭伯川,土家族,湖北利川市人。中共党员,曾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连长。
年参加革命,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连长,年率部参加太岳战役,在与敌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5岁。
冉甸方:
冉甸方,曾用名冉广俊、冉杰,土家族,利川市团堡镇人。大学文化,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员,曾任“抗战同盟军”宣传科科长、团堡小学校长、武汉大学教授。年被叛徒出卖,在恩施被捕,受到残酷的折磨和破害。建国后任武汉大学教授,为国家培养大批栋梁之材。
牟大寅:
牟大寅,字宏开,湖北利川凉务人,系利川牟氏鼻祖、元末施州宣慰牟茂之后裔。牟大寅在康熙平定耿精忠叛乱中,曾任浙江金华副将、福建总兵,金华总兵,松江提督,赠骠骑将军、晋荣禄大夫。父牟世先、祖牟海碧、曾祖父牟文彪因大寅贵、康熙赠三代骠骑将军,晋荣禄大夫;母冉氏、祖母、曾祖母三代赠一品夫人。
詹邈:
詹邈,利川都亭里人。据《施南府·选举志》记载:“詹邈都亭里人,宋元祐三年,博学宏词科第一”。
家境贫寒,自幼父母双亡,与祖父母相依为命,仅靠家养三只鸭子生蛋换盐吃,他天生聪明伶俐,人莫能及,祖父母节衣缩食,送其读书。他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家穷买不起绝笔,就以木盘盛沙习字,机敏过人,乡人无不称赞。在他科考之时,主事者请来一位很有学问的和尚为科场撰写一副对联,提学一看就知道出自于僧侣之手,连叹乏人,科场为凤巢虎穴之地,怎么好用一出家人手笔呢。詹邈闻言很不服气,当即口占一联,提学十分赞赏,令换上詹邈佳作。宋元佑三年(),宋哲宗赵煦立博学宏词科,遴选贤才,经地方官员举荐,詹邈赴朝应试。宋哲宗问邈:“家居何处?”邈答曰:“家住清江都亭里,本是钟灵毓秀地,周有蔓子秉忠义,汉有竹王把疆辟。”哲宗见邈出语不凡,遂问:“景致如何?”邈答曰:“东有玉笔朝天,西有万里城墙,南有八宝炼丹,北有卧龙吞江”。哲宗又问:“家有多少人?”。答曰:“七十人担水,八十人打柴,三支船下河运盐,鹞鹰滩头打掉一只,经常缺盐吃。”。宋哲宗惊问道:“有多大房屋?”答曰:“十座牌楼绕墙,千根柱头落地,万片丝茅盖顶,两丈之阔容八生。”哲宗又问:“有多少仆役?”。答曰:“不用仆役,风扫地,月点灯,狗拉弓,猪弹琴,老鼠半夜读五经。”邈对答如流,用精纱绝伦的语言向宋哲宗回答故里的位置、山川秀丽和家境状况,哲宗甚是惊奇,喜呼:“奇才!”哲宗又问一些治国方略,邈旁征博引,一一作答。宋哲宗大喜,钦授詹邈为博学宏词第一名。其实詹邈是与七八十岁祖父母相依为命,靠三只鸭子生蛋换盐,住的是用10块篱笆围成的茅草棚,天穿地漏,风来风扫地,月来月作灯,狗瘦得象张弓,猪冷得直呻吟,老鼠饿得叽叽叫。詹邈高登状元的喜讯传来,里人欢呼雀跃,即修登龙桥以待其荣返故里踩桥,但不久传来噩耗,年詹邈获钦准回归故里,在归乡途中不幸被奸人所害,赍志而没,年方35岁。后葬于利川城四十五里甘溪山北麓杨家沟。
当然,利川历史上还有很多历史名人,你还知道哪些利川历史名人呢?
来源:网络
点击下面文字,各科提前预习小学语文教学精讲小学数学教学精讲小学英语教学精讲初中语文教学精讲初中数学教学精讲初中英语教学精讲长按→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