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这位从利川走出去的上校军官,竟然这样描写
TUhjnbcbe - 2021/4/25 17:42: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不管走多远

割舍不掉的依然是

对家乡的眷念

对亲人的思念

一起来读一位上校军官写给家乡的过往写给亲人的回忆作者简介:黄长刚,男,77年出生,土家族,湖北利川人。现任辽宁省军区某部政委,上校军衔。业余涉猎书法,摄影、写作。

我心向阳

喊饭

由于身在部队,远隔两千余公里,每年清明节,都不忘给我爸打电话,提醒他给爷爷坟上上柱香。我爸总说,放心吧,记着呢。在他心里,每年老人的忌日和清明节是大日子,我爸也是快七十岁的人了,人一上岁数,都有点怀旧,这些事他一直很上心。在老家农村,对家里去世老人,唯一的纪念方式就是逢年过节上柱香,喊喊饭。

喊饭。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土家民族特有的习俗,我没考证过。到了那天,家里做一些好吃的,弄几个菜,吃饭前,桌上多舀一碗饭,再放一个酒杯倒点酒,把筷子横担在碗上,家里长辈就念叨,谁谁谁,今天过节了或今天您过生日了,喊您回来吃饭。家里的小孩这个时候行动都是比较积极的,因为他们想早点结束这些大人一本正经还有点莫名其妙的仪式,对他们来说,桌上的几个肉菜早就馋得直掉哈喇子。每当回忆起小时候这些事,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

爷爷是在我当兵的第二年去世的,好像是年,那时通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跟家里联系都是靠写信,军邮也不用花钱,只要勤快,七大姑八大姨的想给谁写就给谁写,赶上有紧要事,只有去邮局发电报。爷爷去世的消息好像还是二弟给我发的电报。当时我在连队当文书,伤心的哭了一场,班长劝了我小半天。刚当兵也没有假,再说回去一趟光路上就得个三四天。从大连到武汉火车得两天,利川市地处鄂西山区,恩施州下辖县级市,接壤重庆,高速公路和铁路都没通。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探亲回家,从武汉坐长途卧铺大巴,共跑了十七个小时才到利川,中间除吃饭上厕所都是在车上躺着的,遭死罪。不像现在,高铁铺进大山里,公路修到家门口,风电架到后山上,当年的鄂西贫穷山区成了今天的网红旅游地,山里人比城里人日子过得舒坦惬意。

△利川齐岳山

赶场

那几年,我老家能赶集的有两个地方,一个叫小河的集镇,一个叫白羊塘的集镇,小河每月逢二、五、八的日子,白羊塘每月逢三、六、九的日子,老家人叫赶集为赶场,十里八乡的人背着背篓,挑着箩筐,沿着不知道多少代人踩出来的古盐道,一山翻过又一山,一坡转过又一坡,去的时候背篓里是满满的,回来时也是满满,基本上把家里富余的农产品卖了,再买上家里需要的柴米油盐类似的生活必需品,天不亮就出门,打着手电筒才回家是常有的事,有的时候因卖不上心中理想的价钱,又原样背回来,等下一次逢集再去。那些年的农村就是这样的生活,下的是力气活,掉的是汗珠子,挣的是份子钱,好多人不到50岁,身体就累垮了,山里人都称为“痨伤”,贴切而又悲凉。经年长往,老一辈人随着年龄增大和体力不济,再换上后一辈长大的人,他们在崎岖盘延的山路上消耗着青春和汗水,维持着一大家子人的烟火日子。

我和弟弟小时候都愿意跟父母或爷爷去赶场,除了能买上自己心仪已久的新衣服,回力鞋什么的。还能吃上一碗豆皮(老家的一种名小吃),或揣上几个糖包子,美滋滋的,二三十里的山路,上坡下坎,走起来也是健步如飞,源动力就在于能吃上点好吃的,买件新衣服什么的,那个年代的乡下,孩子们也就这么点想法和奢望了。

爷爷赶场一般都是穿着一件土布长衫,腰上再系一条青布帕子,平时当腰带用,干活时又可解下来擦汗水,现在家乡已看不见这种穿具有土家民族特色的服装了。他赶场有特点,一根自制的拐棍当扁担用了,后背挑着个装化肥用的编织袋子,里面装的是他精心编织的几双草鞋和一些自种的旱烟叶,嘴里叼着他的铜烟杆,不紧不慢,溜溜达达的就往集上去了,后面跟着我和弟弟两个小尾巴,一路上爷爷给我们讲故事,要么在歇脚时,就让我们背背百家姓,三字经,增广贤文什么的,我跟弟弟虽然极不情愿,但一想到还得靠爷爷兜里的钱到集上混顿好吃的,一饱口福,我俩都还是很认真地对待他交待的额外任务。

爷爷多才多艺,他手工编织的草鞋,样子好看,质量上乘,拿到集镇上去卖是最抢手的,小时候爷爷编草鞋,我跟弟弟就坐在旁边看,久而熟之,凭着记忆,到现在我也会编。每次赶场回来,爷爷除了买一些米面油等家庭用品外,还给我和弟弟买几个油团子粑粑或肉包子什么的,剩下的钱他都攒着给我和弟弟交学费。

△编草鞋

爷爷一辈子倒没干过什么体力活,年轻时候在私塾教人读书识字,由学生供粮维持生计。在70年代农村大办集体大炼钢铁年代,爷爷因为有文化,办事又认真,被大家推选为村民小队的会计和仓库保管员,记记帐,管管粮什么的。那时我还没出生,后来听父亲讲,他可是个铁算盘,管个粮库六亲不认,谁也别想占集体的一点便宜,连我爸也是如此。那个年代缺粮少米的,每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靠挣工分,吃食堂过日子,有的家庭劳动力少的,一年挣不了几个工分,日子很难熬的,这正是我佩服爷爷的地方,从来没私拿公家的一颗粮食,也许就是村民一直敬重他的原因。

二十多年后,每回家乡,对比当年赶场的境遇,变化可是天翻地覆,乡村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勤劳能干的老乡们都开上了小汽车。你要是在公路上遇到谁开着车,问他干嘛去,一般都说,进城去,买点东西。从语气里分明感到他们十足的底气和对现状的满足。如今,一些老人不愿出门的,一点也不用担心日常生活用品买不着,公路上每天都有好几拨开着小货车沿路卖货的。车窗上绑个录好音的小喇叭,走一路喊一路,“豆腐”“大米”“苹果”“柑子”生怕谁家听不见。时间一长,乡亲们坐在家里听喇叭的口音,就能分辨出这又是谁来卖货了。哪家哪户要是缺米少盐的,就汇集到小货车边,通过贴在车门上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位从利川走出去的上校军官,竟然这样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