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陈俊
通讯员赵万佳
一笔元的借款,压在恩施的邹女士心头30年。4月20日,她终于在民警帮助下,找到当年那个借钱给自己的同学,要把这份“良心债”还上,把这份同窗情延续。
30年前的年,邹女士在恩施的技校读书,学习缝纫技术。那时的她生活窘迫,同班同学丁学权(化名)将元钱借给了她。毕业后两人失去了联系,可这元钱和沉甸甸的信任,一直揣在邹女士的心头。奈何时隔多年,她多方打听始终没有丁学权的联系方式。4月18日,邹女士找到利川市公安局元堡派出所,希望民警能帮她找到失散30年的同学,归还“迟到”30年的借款。
“我30年前在恩施技校读书时,借了同班同学丁学权元钱后,一直未归还,请求派出所帮忙查找丁同学的联系方式,我好将钱还给他。”邹女士满怀期待向利川公安局元堡派出所教导员谢伟求助。
“我们是在恩施技校一起学习裁缝技术,当时条件都不好,没想到他这么帮我。”回想起30年前的那一幕,邹女士感慨不已。
她回忆,当年自己家里比较困难,同学中跟丁学权比较熟悉。有一次,她面临很大的难处,就硬着头皮开口向丁学权借钱。丁同学二话不说就给了她元,谁知,这笔钱一借就是30年。
毕业后,两人也失去了联系,这元钱一直未归还。30年来,邹女士一直觉得心里压着块石头。当时通讯技术不发达,除了名字以外,找寻起来非常困难。这些年她自己也寻找过丁学权多次,却始终没有找到。时过境迁,如今邹女士在恩施开了几家便利超市,家境殷实生活美满,但“一定要找机会还钱”的念头却始终记在心里。
今年年初,当年一起学习,互有联系的几个老同学组织了一场聚会。邹女士想着可以通过大家联系上丁学权,将钱还给老同学,谁知,参加聚会的同学都没有丁学权的联系方式。邹女士依稀记得丁学权系利川元堡人,现年大概50岁左右,无奈之下,她只好向元堡派出所求助帮忙解决问题,寻找恩人。
了解情况后,谢伟立即多方核查丁学权的信息。通过“一村一警”和多方走访核查,发现利川市团堡镇的丁学权与邹女士提供的信息相符。民警立即联系丁学权,在核实了几条关键信息后,确定团堡镇的丁学权就是邹女士失散多年一直在寻找的同学。
“希望你们30年未联系的老同学相处愉快......”谢伟将丁学权的情况告知邹女士,并助两人取得了联系。
20日,邹女士终于和老同学丁学权互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