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大桥横跨延镇河,一个产业焕发勃勃生机,一片黄土地播种来年的希望……12月21日,走进名山区前进乡泉水村,这个昔日的贫困村总给人以蓬勃发展的力量。
泉水村,一个位于总岗山片区深处的传统村落。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虽然达到2.24平方公里,但受制于地理和土壤等原因,却不能发展茶叶等高效经济产业,仍然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
曾经的泉水村因为交通设施差、经济发展落后、贫困程度深,一度被评为贫困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人,且都零散分布在中高山地区,是典型的"插花式"贫困村。
年4月,作为新轮换的贫困村第一书记吴金岷第一次踏上泉水村的土地。
吴金岷初到泉水村,村组干部虽然热情,但顾虑重重,名山区住建局为什么派一个这么年轻的第一书记,会不会只是"到此一游"?
"我们来到这里,就是泉水村人。泉水村搞不好,我就不回去了。"吴金岷一席话,让村组干部打消了顾虑。
在泉水村,吴金岷和驻村帮扶工作队有三个共识。
一是底子必须清。
搞清楚情况,找准贫困根源,因村施策,带领大家致富奔康。
二是政策必须懂。
不管什么时候群众咨询政策,得到的答案都没有"好像"和"或许"。
三是人员必须熟。
全村所有贫困户,一户不落的走完了,有些情况特殊的,必须反复走几遍。每户什么情况了然于胸。
帮扶人员实地办公
围绕"筑牢一个阵地,聚焦三个精准发力",驻村工作队每天都在带领泉水村进步。
(一)"筑牢一个阵地"就是筑牢基层党组织阵地作为第一书记,吴金岷深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性,他坚定"党建是法宝、党员是先锋、支部是堡垒"的工作思路,与村两委一起,坚持抓党建促扶贫,凝聚起脱贫共识。
01一是抓班子带队伍,提升凝聚力泉水村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艰巨,只有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从思想"总开关"着手,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发展优势。同时强化党组织后备力量储备,一年多来按组织程序发展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预备党员,1名党员,为泉水村脱贫攻坚战壮大了战斗力量。
02二是建机制转作风,强化执行力驻村工作队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大胆探索乡村治理创新,以制度机制着手,进一步健全完善泉水乡村治理体系,切实提高干部执行力。建立攻坚会议制度。尊崇农村工作实际,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只开必须要的会,只研究迫切需要研究的事,同时落实会议研究事项跟踪督办制度,确保泉水村的每一个会都是一次进步,每一次会后都让泉水村有一点改变。建立"第一书记"流动党课制度。推行第一书记在哪里,党组织宣传阵地就移动到哪里的制度,坚决不占用群众搞生产抓经济的白天、晴天,重点利用群众闲暇的雨天、夜晚,不搞形式主义开大会,只入社入户开好院坝会,在田边地头开好田坎会,用老百姓听得懂、感兴趣的语言上好朴实党课,宣传好党的政策。
截至目前,泉水村流动党课已成功授课26次,群众反响良好。推行网格化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将驻村工作队和村社干部整合并以社为单位划分为6个网格点为群众服务,并结合村干部轮流坐班+周二集中服务日,专题总结工作进度并对疑难问题进行集中研究会商。
一年多来,各网格点坚持到一线,听民意、察民情,及时帮助解决事关发展和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累计开展走访次,接待群众咨询多人次,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件,矛盾纠纷调解46次,涉及群众98户,办结率%,满意率%。
03三是重透明严监督,提高公信力以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和整顿作风提升行政效能专项活动为契机,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尤其是贫困户和一般群众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