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李博
从一名普通的“货运”成为全村闻名的“猪倌”,从一名养猪“小白”成为技术过硬的“高手”,从一名懵懂的“愣头青”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刘见这一路走来便是10年。其间有坷坎、迷茫、艰辛……但更多的是收获!一起走进养猪大户刘见的创业故事。
刘见在养猪场添加饲料
从货运司机到养猪大户
9月28日,记者慕名来到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文斗镇金龙村8组养猪大户刘见家。他虽不善言辞,但提及产业发展,他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我们家现有生猪头,中蜂箱,烤烟35亩,贝母50亩……”刘见一口气就把自己的“家底”和盘托出,并讲述着自己产业致富奔小康的心路历程。
现年35岁的刘见,家住文斗镇青山村,初中毕业后为了找份工作,便求学汽车驾驶,从事从省内到省外跑长途货运的运输行当。年与家住金龙村的妻子结婚后,小两口从青山村住进金龙村岳父家,平时妻子和岳父一起种烟,自己跑运输,一年下来收入也略有结余,虽然辛苦,但一家人日子还算和和美美。
“那时候,车多货少,运输业也不景气,有时候一个月仅能跑一趟,心里也着急啊。”刘见回忆说。
年,生猪市场前景广阔,刘见便弃车转行养猪。他拿出所有积蓄买了10头良种母猪,自育自繁,精心饲养,到第二年就繁殖了头,他心里一阵窃喜,便开始谋划着新的产业。
年,一场猪瘟猝不及防,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瞬间,他感觉到天旋地转、万念俱灰。“简直是致命打击,所有的一切都化为泡影。我迷茫过、彷徨过,可我没有灰心,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刘见语气坚定。
于是,他冷静思考,拜师学艺,从科学养猪、畜病防治、药物治疗到关键的技巧刻苦钻研,在短时间就掌握了大量养猪知识。半年后,他东拼西凑,又买了3头良种母猪繁殖,并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几年下来规模逐渐扩大,最高时达余头,还被村里授予“产业发展带头人”称号。
刘见检查中蜂应对高温气候
驻村工作队送来“及时雨”
“年,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着手改善乡村交通条件,并在各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让我信心更强、底气更足,当年就自育繁殖存栏生猪达多头,出栏销售就达多万元。同时,还养中蜂箱,种烟叶30亩。”刘见回忆当时的情景,喜形于色地说道,乡村公路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以前只能进小车,一次只能运10多头猪、10多吨饲料,还要绕道4公里再转运到主公路集中装车。现在打通循环路,大货车可以直接开进养殖场,一趟可以拉多头猪、30多吨饲料,省时省力还节约成本。
“为了尽快改善交通发展产业,我们多方筹集资金,修筑3.42公里的‘断头路’,让全村公路连接循环,对5.56公里的泥泞路进行扩宽铺石、升级改造,硬化公路15.9公里。”金龙村党支部书记何鸿道出当初的急切心情。
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和村里还针对市场价格不确定因素,加强与保险部门的协作和配合,为养殖业办理期货保险,缓解资金压力,消除养殖风险。“今年我们积极申请,帮助刘见签下了全州‘生猪期货收入保险’第一单,目前3万多元理赔款已到位。”驻村工作队长王祖龙介绍道。
这些年,刘见步子迈得更快,修缮了圈舍,安装了粉碎机,建起了大容量沼气池,设备齐全完善,走上了排污环保、绿色生态的产业发展之路,以畜粪-发酵-沼气-沼液循环种养模式,将沼液还田,改善土壤结构、提升耕地肥力,种植烟叶、贝母及粮食作物,由废变宝,提高利用率。
“今年除出栏头外,还存栏头,其中头母猪、3头种猪。计划在下半年再出栏1头,加上箱中蜂、50亩贝母,还有岳父种植的35亩烟叶,今年预计产值在万元左右。”刘见预测收入胸有成竹。
如今,刘见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盖起了小楼房,购置了农用车和小汽车,家电一应俱全,父母身体健康,小孩快乐成长,幸福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带领村民致富增收
在自己勤劳致富的同时,刘见也不忘周边的村民。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养猪户多了起来,他经常向村民们传授饲养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在养殖方面存在的难题。同时,还以每月0元劳务费雇请了10余名村民,从事养猪、养蜂和烟叶种植的农活,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挣钱。
“我能致富,离不开村民的帮助,更离不开驻村工作队和村里的支持。因此,我要积极响应和参与村里开展的各项活动,帮助村民发展产业,让大家一起走上致富之路,为共同建设和美乡村出一份力。”刘见说。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