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往,科学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催生出了一系列的特殊文化要素。比如神祗崇拜、图腾崇拜、天地崇拜、祭祀文化、丧葬嫁娶文化等。这些文化要素构建了一个民族最为原始和特殊的文化内涵,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
土家人世代信奉龙和白虎神,这是土家族和汉族想融合的结果。这种融合或者说碰撞产生了绚丽多彩的土家文化。柏杨坝镇是世界24首优秀民歌之一《龙船调》的故乡。龙船调来自于土家族人节日庆典和祭祀文化的衍生,曲调悠扬,歌词淳朴直白。它代表了土家人的性格,是当年在刀耕火种的闲暇之余创造出的文化,不夸张的说,这是土家人的《诗经》。
庆典时,常常会有舞龙、舞狮、划彩船、肉连响等表演,这些也来源于古时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农耕等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正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活动也沉寂过相当一段时间,到现在因为旅游的开发,又逐渐回到土家人的生活当中来。可惜的是,现在还保留这些文化和相关道具制作的人已经很少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利川组织部这次开展的“利川市民间工艺传承人才”活动,让我们在一堆申报材料中终于找到了这样一位艺人。
徐大松,男,土家族人,1948年生于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从12岁起开始学习扎狮子头、扎龙和灵屋灵罩等纸扎艺术品。徐大松的屋子很大,但是由于摆满了画笔、颜料、各色纸张布料,还有篾条、木工工具等,还有一些成品和半成品,让原本宽敞的屋子变得局促和凌乱。不过徐师傅在里面却能很快的找到想要的东西,或许艺术家的家多多少少都有点这样“凌乱”。
今天徐师傅为我们展示的是,如何扎一条彩龙龙头。
首先当然是设计,徐师傅这一辈子已经扎了无数个彩龙了,所以设计的步骤就直接被他忽略掉了,因为已经成竹在胸。说做就做,徐师傅就开始拿起篾条编织起来。先用竹条编织出龙头的大体形状,然后用扎丝把竹龙头固定成型。
这时的龙头还看不出样子,只是一个骨架。徐师傅用各种颜色的纸张和布料,装饰在骨架上,用浆糊或者胶布贴好。
接下来的工作就显得细致得多了,用笔绘制出龙头的外形。龙头这么大,而要修饰的地方有很细小,这考验着徐师傅的耐心和艺术功底。不过徐师傅画起来到是十分轻松,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龙头的底色、底纹、鳞片、眼睛、眉毛、龙须、龙角一个一个呈现在我们眼前,再用白毛粘和在上唇边上,一条毛须飞扬的龙头就做好了。
仔细看,细节突出、活灵活现,真有腾云而飞的气势。在场的所有人都给徐师傅伸出了大拇指!
做完龙头,徐师傅又带我们来到了二楼。原来徐师傅在二楼还有这样一个宝库,只见各式各样面具、船桨、彩船、龙头、狮头还有灵屋等艺术品被陈列在地上。这些工艺品,色彩鲜艳,做工精细,虽略显夸张,但考虑到是用于特殊的场合,也就更能体现徐师傅把握每一个工艺品性格的能力。
临走时,我们采访了徐师傅,他说,现在会这些的人很少,也很少愿意做。如果想看到用这些工艺品的表演,现在恐怕只有在旅游景区或者大型的活动上了。由于各种原因,民间从事这类庆典和祭祀的活动也越来越少。自己的儿子也因为收入问题而外出打工,他也很希望这些手艺能够传下去。采访过程中,徐师傅的孙子一直在周围转悠,对爷爷做的一切都好奇而感兴趣。小孩子的童心是最真实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是否还能保持这种兴趣了,特别是以后面对生活和生存的压力,是否还有时间回忆小时候在爷爷家所看到的一切,我们不得而知。
信息来源:玩遍恩施
〔采编│魏娜/陈佳瑶审核│杨媛〕
原标题:《《龙船调》故里,少有的纸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