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简称(UlcerativeColitis,UC),为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近年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患病率逐年上升,已由少见病发展为常见病,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溃疡性结肠炎。
病因及发病机理
Q:是什么引起溃疡性结肠炎的呢?
A: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01
自身免疫
现多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本病多并发结节性红斑、关节炎、眼色素层炎、虹膜炎等自身免疫性肠外表现,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能使病情获得缓解,在部分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抗结肠上皮细胞抗体,故认为本病发生和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有关。
此外,病变的结肠组织中有淋巴细胞浸润,经组织培养显示病人的淋巴细胞对胎儿结肠上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因此认为发病也可能和细胞免疫异常有关。
02
变态反应
有资料说明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肠壁的肥大细胞增多,该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出大量组胺,导致肠壁充血、水肿、平滑肌痉挛,黏膜糜烂与溃疡,此与急性起病或骤然复发有关,属速发型超敏反应,这种肠壁的过敏反应可能是本病的局部表现,并不能确定是基本病因。
03
遗传
本病在血缘家族的发病率较高,约5~15%患者的亲属中有本病,并在种族间的发病率亦有明显差异,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占有一定地位。
04
感染
本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和结肠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等相似。因此长期以来曾考虑感染是本病的病因,但至今未能找出致病的细菌、病毒或真菌。
目前一般认为感染是继发或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05
神经精神因素
有人提出精神抑郁与焦虑状态对本病的发生与复发过程可能有关,但近年来临床资料说明本病有精神异常或精神创伤史者,并不比一般人群多见。
总之本病的发生可能为免疫、遗传等因素与外源性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
会有哪些症状?
起病多数缓慢,少数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经过,数年至十余年,常有反复发作或持续加重,偶有急性暴发性过程。精神刺激、劳累、饮食失调常为本病发病的诱因。
腹泻:系因炎症刺激使肠蠕动增加及肠腔内水、钠吸收障碍所致。腹泻的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3~4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重者每日排便次数可多至30余次粪质多呈糊状及稀水状,混有黏液、脓血、病变累及直肠则有里急后重。
腹痛:轻型及病变缓解期可无腹痛,或呈轻度至中度隐痛,少数绞痛,多局限左下腹及下腹部,亦可全腹痛。疼痛的性质常为痉挛性,有疼痛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常伴有腹胀。
其他症状:严重病例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
体征:轻型患者左下腹有轻压痛,部分病人可触及痉挛或肠壁增厚的乙状结肠或降结肠。重型和暴发型者可有明显鼓肠、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及反跳痛。
注意事项?
1、休息:急性发作期及爆发型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
2、饮食:饮食上要摄入高热量、高营养、少纤维、少刺激、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对可疑不耐受的食物,如虾、鳖、花生等应避免食用;牛奶可导致腹泻加重,应避免服用牛奶及奶制品;忌食辣椒,忌冰冻、生冷食物,戒烟酒。
3、重症医院就诊,于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医院温馨提示:有肛肠、胃肠疾病、或者想了解病情的患者朋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