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深入苏马荡
周龙然
你赞或者不赞,苏马荡就美在那里,不悲不喜。你见或者不见,苏马荡就等在那里,不舍不弃。扎进苏马荡的怀抱里,或者让她走进你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仿仓央嘉措诗行
图/陈小林
你懂的。在数位时代的今天,无论你呆在地球村口哪一条巷陌或哪一个转角,你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对一个地方、一个人物或任何一件无可名状的事物,做一次轻而易举的线上搜索。或百度,或GOOGLE,或者搜狐搜狗搜其它。总之在快过转瞬的零点零零几秒之内,一切关于这个关键词的海量信息,都会以页面的方式瞬间呈现在电脑屏幕上。旧事新闻野史正传,陈谷子烂芝麻,图片文字视频论坛帖子,诸如此类,多到你目不暇接。苏马荡也是如此。如果你搜索这个被称为“中国最美小地方”的小地方,去过那里或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对她的介绍早已足够细致。湖北利川谋道镇,高山牧场齐岳山畔,水杉王故里,以及情人谷、将军崖、麒麟峰、乌龟山、鱼木寨等一大批景点,很详很细。你完全可以做到即便不去那里也能对她了如指掌。很多别致有趣的细节,你甚至比日常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更加清楚。在尚未到来这里之前,你已对那些最为经典、最为人称道的画面与景致谙熟于心。期待某一年某一天,亲临某幅图片上的某个地方,以来到长城是好汉的爽快心情,在某个崖顶某片林间,喊一嗓吼几声唱几句,拍几幅“到此一游”的留影,了却一段牵恋已久的夙愿。然而我得告诉你,这,绝不是旅行的意义。那些定格在画片上的景致,那时花开,那时月华,终究是别人的偶遇。你得扎进这里,深入峡谷林间,亲近花香鸟语,感受属于你自己的风花雪月。你需要,深入苏马荡。
1、从一片云开始:云做的时光,还是时光做的云?
故事从一片云开始。说真的,初来苏马荡,就是被一幅图片吸引。那是一幅躲藏在云海之中的苏马荡全景图。山堆在山里,云漫在云里,田园铺展在田园里,村落生动在村落里。画片上满是云山雾海。山头崖角,水田房舍,树枝花影,都在云霭之间隐隐绰约,露该露的,藏该藏的,如极善打扮的女子,遮遮掩掩展展露露都那般恰到好处,端庄得体又终归不失诱惑的感性。看那云海,仿佛泼洒在群山万壑里似的。厚的地方浓酽,薄的地方缥缈,若乳汁,似轻纱,有重量,有质感。专注的凝望一小会儿,定格的云雾也仿佛有了飘逸的动感。犹如这时间一般,静止又流走。心间偶然闪过一个不需要答案的诘问:是云做的时光,还是时光做的云啊。于是就想去往那里,去感受苏马荡,去邂逅那里的仿若幻梦的云。我明白这样的相法很傻很傻,这样的云海林涛,其实哪里都有。许多以云雾著称的景点远比苏马荡更为知名。然而就像恋人间的倾心钟情,与苏马荡,与荡里的那片云,不经意间的偶然一瞥,便一个眼神对上。何况这样极有感觉的所在,又离我暂居的城市很近,不需要做任何的行程计划,一个闪念便可以匆匆前往。于是与一拨小年轻为伴,乐乐呵呵闹闹腾腾地去了。这可是一支十足的混搭队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方。年轻人易接近,凑一堆,便前往,大有吆喝一声“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的率性。队伍里有摄影的,有画画的,有码字为业的,也有随行看热闹的。几个搞摄影的小青年打从北京过来,取道利川还要去往别处的别处、远方的远方。苏马荡只是他们长远行程中的一个小站点而已。长枪短炮的摄影器材,还有野营露宿的帐篷都一路带着,一幅随时随地安营扎寨的架势,看那行头就知道是专业的驴友摄友背包客。热心的地接向导引领我们,轻车熟路地带我们去往那几个能一览全貌的地点。这些他们成天摩挲登临无数回的最佳观景点,就连怎样的角度拍在照片上的会是怎样的效果,他们都了如指掌。向导就一路说说讲讲,像个无趣的剧透一般絮絮叨叨,让观景的兴致稍稍打了些折扣。然而无所谓了,此行也没有任何的目的性存在,纯粹只是为走走而走走,为看看而看看,为消磨而消磨,享受一段远离城市喧嚣的纯净时光而已。我不太相信也并不在意向导们如数家珍般兜售的故事传奇。谁都明白,如同大多数景点一样,那些故事都是精心杜撰和包装过的,并没有考证推究的价值与意义。除了历史古都、文化名胜而外,对于以水色山光为卖点的景区来说,有了不染纤尘的自然风光,还需要什么呢,那些附会牵强的文化包装原本就显得多余。我没有看到宛如画片上的那些云。邂逅苏马荡云雾,也是需要时机与巧遇的。得雨洗山野过后刚刚暂停的某个早晨才行,天欲晴未晴,有些忸忸怩怩犹犹豫豫的时节,才刚合恰好。而我们登临峰顶时天已向晚,万里晴空山明水澈一望无涯,没有一丝儿云影。然而,这恰是另一种妙绝的景象。爽约了白云,却邂逅了晚霞。我索性一屁股坐下来,看游移的斜阳,看霞晖静静地浓浓淡淡。也不去刻意咏哦“无人会,登临意”的卖萌矫情,就这样静静的坐着,默默地看着。任微风吹拂微风,看炊烟撩拨炊烟,听晚唱动情晚唱。背包客们在山崖险处比划着手势取景,盘算着明早的日出该怎样定格在精心设计过的画面里。毫无疑问,今夜的他们没打算下山。管他们的,这就是年轻的资本,青葱岁月从不缺少浪漫与激情,他们经受得住夜宿的清冷,为了一个灿烂的日出或者别的什么,他们付得起大把的痴等。
图/陈小林
2、在小镇深处晃荡:闲适的小镇,也即别致的闲情。
清江源头的利川,是《龙船调》的故乡。利川的西北是谋道镇,地处东经度,北纬30度,想要不神奇都不可能。这里是湖北最西边的高山乡镇,湖北旅游名镇。有“水杉之乡”、“黄连之乡”、“黄花之乡”等等美誉。“小平说的那棵树”——世界上树龄最大、胸径最粗的水杉母树就坐落在这里的水杉植物园里,树龄达多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杉”、“植物活化石”。它的发现被称为二十世纪植物学上的重大发现。齐岳山跑马,度假园消夏,苏马荡赏花,鱼木寨览胜,船头寨探秘……,这些当地人有如相声贯口一般推荐的去处,虽为远道而来的旅人踏访谋道必修的课程,却真的没能引起我逐一探访的兴趣。我是个不爱热闹更喜安静的人,从不愿意追随别人的脚步寻迹而去。往年长假期间充斥媒体视听的各大热门景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影像,让我对人们津津乐道的跟风旅行深感畏惧。同行的年轻人三五成群四散去了。我却独自一人,在小镇晃悠。在中国,同一行政层级的城市或乡村,其总体风貌大体是相似的。省会是省会,县城是县城,乡镇是乡镇。谋道与所有乡级区划的集镇没什么两样。街道不怎么宽阔,车辆有些个拥堵,楼房算不上高大。各类商铺随心所欲地临街满布,不留一丝儿空档,日日重复地经营着一街生意。一镇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们,彼此都很熟识。随便遇上哪里来的某个谁,似乎都可以热烈地攀谈,愉悦地说笑。随便起个话头,就可以谈天说地,不需要主题也无需答案。说的说着,听的听着,想的想着,记的记着,忘的忘着。很悠闲,很生活。这是一个与我的故乡具备同样质感的乡间小镇。一位慈祥如我父亲的散步老人,让我跟随了很远很远。只见他握一掌半斤二两的酒瓶儿,在东家店里坐坐,在西家门前站站,和对街的老相识打打招呼。我时远时近时前时后地跟着老人踱步,恍恍惚惚有一种凑上前去聊聊的冲动,却又终究没去。我不愿打搅老人快意满满的那份兴致。老人也分明发现了我的跟随却并不在意,偶然回头朝向我嚅动着嘴角,朦胧间有如父亲在唤着我的乳名。说不清是亲切还是隐痛,心头咯噔地震颤:父亲已离世多年啊。忽然间记起许多年前写下的诗句:浪迹远方,常有佝偻的背影,令我痴痴尾随。随意地走在朴素的街上,体会一种从容散淡,轻松平常。看到什么就看什么,想起什么就想什么。就这样,在街头走着,走着。在集镇背后某个田间地头,躺倒着一块有些古旧的残碑,一袭工整的欧楷碑文,讲述了一个伯父养育侄子、侄子孝敬伯父的故事。碑文以侄子叩拜的口吻表达着难报养育深恩的欠憾:“伯视侄为子,侄未能敬伯如父”,字里行间洋溢着亲情的温暖。又是父子深情啊,不由得再次鼻子发酸。天暗下来。一家店主咣啷咣啷拉下了门闸,打烊了又一个寻常的日子。
图/周龙然
3、住进世外别院:森林里的家,抑或家里的森林。
年平均气温18度,夏季最高气温28度的苏马荡,无疑是一处避暑消夏、休闲养生的胜地天堂。与云霞为朋,与美景为邻,与纯净空气烂漫花海和天然氧吧一样的森林为友,让苏马荡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旅游地产开发的风水宝地。在地方政府“重商亲商,营造和谐发展氛围”的理念主导之下,一座占地近万亩的养生旅游度假园区,正在苏马荡毫无悬念地蓬勃兴起。30多家来自重庆、万州等地的地产企业,投入数十亿元在园区里火热开发。由于这里背靠三大火炉之一的重庆市,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与气候条件,让苏马荡这一夏季凉都成为了山城重庆的养生后花园。据说这里的楼盘销售持续火爆,且多为重庆客户踊跃持有,估摸着也正是得益于此。有趣的是,数十家企业同时进驻开发,如过海八仙各显神通,才造就了园区内别墅式楼盘各具特色、别有千秋的纷繁景象。开发商大多来自重庆、万州、成都,他们把川渝大地上的人们骨子里与生俱来的那份悠闲血性带来了这里。项目开发时无一例外地尊崇自然、亲近绿色,营造安逸舒适的宜人环境。敢于并舍得大量保留山体和森林,处处体现依山而建的理念,这也是他们共同具备的地产开发职业操守。这从他们各不相同却又理念大同的房产项目中,可以明显感受得到。楼盘组团建在一处处山坳、洼地或者崖壁的皱褶里,真正别具情趣。从一个组团去往另一个组团,往往需要走过很远的林间小道。而即便是修筑在林间的廊道亭台、池塘水渠,也都是随方就圆、因势利导、伴山顺势,该长的长着该短的短着,该高的高着该低的低着。一位颇有些憨态可掬的建筑商老板,带我们穿行林间去观摩他的楼盘组团,拙舌却朴素的一句话让人油生敬意,他自信满满地介绍,仅仅是铺设这些林间步道,他都要仔细察勘。这使得林间道路时常左拐右绕、东躲西藏,用他的话说,“舍不得毁坏每一棵树啊。”相比城市里太多动辄削山填地的野蛮开发来说,真该大加赞赏才是。有位开发商为了尽量减少树木砍伐,竟然在每层楼面自下而上为树木保留出足够的空隙,让高高的树木从地下向上伸展,直达楼顶又将树冠展开在天空。哇!太过令人惊喜!此行的我们住在一个别墅式的星级酒店里。清早起床,发现同住在酒店的某家影视单位正在走廊里拍摄。他们的移动轨道也就简单地铺设在廊道里,仿佛是难得或者懒得将设备搬去户外铺设一般。一干人等铺轨道架灯光摆机器忙活了好一阵,很复杂的拍摄着一个简单镜头。轨道车推着摄影机穿过廊道移向户外,镜头里呈现的景象,却依次是廊道外宾馆的阳台,栏杆之外层叠的远山,和远山以外无垠的晨雾。我驻足观看了好一阵子,这简单的镜头呈现出的美感却并不简单啊。也恰到好处的说明,在这里,在苏马荡,足不出户就能领略一窗美景!无论你是旅行暂住在这里,还是置业居家在这里,都宛如住在了世外桃源里。家,就在茫茫森林里,森林,就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窗旁院落里。花香草色,鸟语虫声,云霭霞光,都仿佛是自家的收藏。
图/陈小林
4、许下一个愿望:等我老了来伴你,要不,等你伴我来变老。
多年前就萌生过远离尘嚣归去故乡颐养赋闲的念头。未到老迈的年纪却怀揣归养的想法,常常讨得身边的朋友们打趣说笑。在苏马荡几日晃荡,眼见得悠闲无比的慢生活状态,在这片偏僻乡土低调又张扬尽情铺陈,又一次轻轻触碰到隐匿在心底的敏感神经。有位地产老总慷慨地许诺:如果在这里置业买房,八五折卖我。我乐乐呵呵说谢说好。我明白这其实只是一种未置可否的礼貌应承。想到要把自己老来的颐养时光安顿在一个并非故土的地方,无疑是一个重大而艰难的抉择,这也绝对与钱财的利惠毫无关系。这里的山川风物,的确也是我喜欢的状态。此刻的我和此时的苏马荡,也的确能够神交心会。然而老来的事,谁说得定呢。我只能暂时地许一个也许无法兑现的愿望:等我老了来伴你,或者,让你伴我来变老吧。关于苏马荡的滴滴点点,都是些零零散散的心情碎片,串不起一段完整的故事。心放慢了,脚步缓了,时间却仿佛快了,转眼已到返程的时日。临行瞥一眼品读多日的苏马荡,视线又被梳理阳光的林梢断然截住。谁家小孩一大摞新洗的衣裳,晾晒在林间的挂绳上,伴随着微风悠然摇晃,五颜六色充满喜感。明显是新添了小宝贝啊,你可想见这一家子的温情幸福。远处拍摄的剧组还在亭台楼阁间继续着未完的活计。遍地绿茵里伸展腰肢的模特美女,舒缓地表演着优雅的瑜伽。而你却分明不觉得她的表演有丝毫做作,因为,只有在这样怡然自得的背景里,美女美景才会那般自然而和谐,生动而贴切。
图/廖甲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