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湖北省恩施军分区扶贫尖刀班,让军旗高 [复制链接]

1#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边陲,崇山峻岭、激流峡谷众多,交通极为不便,属老、少、边、山、贫地区,疫情防控难度较大。春节期间,为支援驻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湖北省恩施军分区第一时间指派机关和人武部24名扶贫“尖刀班”成员赶赴全州13个平均海拔米以上的乡村,助力村支两委转战疫情防控工作,誓保土苗山寨安宁。24名“尖刀班”队员闻令而动,新年第一天便义无反顾,各自奔向全新的战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尖刀班”“敢打、善打恶仗、苦仗、硬仗”的使命和担当。

婚礼因战“疫”再次推迟

农历大年三十,对胡兴文来说是特别喜庆的日子。这天上午,他与未婚妻冯玉陪着两家父母欢聚一堂,正商量着正月初五操办喜事的种种细节。

“胡兴文同志,军分区党委决定,正月初一中午十二时前,务必到石灰窑村迅速展开抗疫工作。”“是,坚决落实!”

面对突然的电话命令,胡兴文没有也来不及丝毫的犹豫,态度坚决地应了下来。挂断电话,胡兴文一时犯起难来,不知如何向坐在身边的冯玉解释。

胡兴文是恩施军分区机关派驻到恩施州下辖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村开展“”精准扶贫的“尖刀班”班长。原本准备年国庆节结婚的他,为了年底顺利通过国家的脱贫验收,已经跟冯玉商量,推迟了婚礼。可这次又要推迟,怎么开这个口呢?

“你去吧,等疫情结束后再结婚。”对着眉头紧缩的胡兴文,通情达理的冯玉轻声说道,没有丝毫的不情愿。

胡兴文最难面对的还是自己的老父亲,这些年,老父亲是多么地牵挂自己的终身大事啊,眼看婚礼就要办了,堵在他老人家心头的一块石头可以扔了,现在偏偏又要奔赴抗疫前线。

内心焦急的老父亲,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说,默默地抽着旱烟。

“爸,疫情紧急,我们这些穿迷彩服的人到场了,老乡们就放心了!您放心,等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我回来马上选定一个好日子,举行一个盛大的婚礼,让您老人家高兴。”胡兴文愧疚地看着自己的父亲说。

“哎!大事要紧!但是也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身安全!多为老乡们想方法、做防护!”胡兴文听着,静静地流下了感激的眼泪。“兴文,回来结婚后,一定要一生善待冯玉!”

大年初一,胡兴文背上行囊,向着自己熟悉的乡村出发,奔向了疫情防控阵地

他们是抗“疫”一线的最美夫妻

“有个情况给张班长报告。我们羊乳山村4组有老人去世,正在办丧事,没带口罩,参加吊丧的人中有一个刚从武汉返回。”

“好,我马上过来。”听到这个信息,巴东县人武部驻羊乳山村扶贫“尖刀班”班长张全忠,来不及细想,带领工作队员和医护人员,赶到事发地。迅速发放口罩,登记在场人员,测量体温,劝离部分闲散村民,并及时把有武汉旅居史人员带到集中观察点隔离。忙完这些,张全忠才稍微放松下紧张的情绪,歇了下来。只有在这时,才容得他想起自己的小心思。

“说实话,谁不想在家过个好年,但是疫情来临,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作为党员、尖刀班长必须冲上去。苦点儿累点儿不算什么,主要还是担心爱人,愧对女儿,她正在读高中,学业紧张,我平时就一直在村里,陪伴她很少,春节也不能陪伴她只要能够打赢疫情防疫这场阻击战,我们两口子再辛苦,都是值得的。”说到这里,他哽咽了,眼眶泛红。

张全忠的妻子向仕友在巴东县卫健局工作,同样义无反顾奔向了另外的抗疫前线。自年初一夫妻俩分开以来,向仕友每天要到地方卫生院集中隔离点进行病员信息汇总、医用物资发放等工作,感染风险极大。想到这,张全忠真想冲动地拨打妻子电话,问声平安。可转瞬间,他又打消了念头,别打扰她,可能她正在忙呢!突然,电话声响了,“全忠,还好吧?”电话传来的正是妻子的声音。“还好,你呢?”“我很好,刚忙完,怕你担心,给你说下,女儿已自己到爷爷奶奶家住下了。”“好的,你一定要注意防护好自己。”

懂事的女儿非常理解爸妈不能一起陪在身边过年,在她眼中,爸妈是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最美”夫妻,她为爸妈由衷地感到自豪。

勇当抗“疫”战中的“快递兵”

“决定让你负责接洽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捐赠物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调拨的应急物资,并保障应急物资及时配送到镇上。”接到这个命令,初一从老家赶回市里的利川市人武部扶贫“尖刀班”班长谭坤成,由此成了一名抗“疫”战中的“快递兵”。

人们称他是一名“快递兵”,他倒觉得自己更像一名快递公司的职员。他说:“我像一名收货员,上午到卫健局收口罩,中午去民宗局给驻村工作队的队员收粮油,下午去同事家楼下收换洗衣服。”他又说:“我像一名分拣员,对收来的物资,要进行分类,在每一个包裹上作上记号,注明这些物资是哪个单位调拨的,或者是哪个单位捐赠的;注明哪些东西是送到政府的,哪些东西又是给村里的。”

收发分拣物资,成了这位“快递兵”的主要工作,他每天带着口罩穿梭在利川城里的各个单位,将物资联络收集到位,然而最关键的是如何能保证将物资及时送到基层。建南镇地处利川西北边陲,该镇政府驻地离利川城区有80公里的路程、1.5小时的车程,路途遥远、坡陡弯急,运输的难度较大。为此,谭坤成迅速召集陈诚、陈前两名尖刀班成员,组成后勤保障“专班”,全力投入物资保障。在这个后勤“专班”的努力下,先后分批次运送5顶帐篷、34件棉大衣、个医用防护帽、双鞋套、多个口罩,有力保障了抗“疫”一线的物资需求。由于表现优异,谭坤成也被利川市防控指挥部通报表扬。

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恩施市人武部驻天落水村的扶贫“尖刀班”班长宁锋深知该村地处大山深处,人员分散,村民对疫情防控的认识存在滞后性。为加强宣传引导,他从自家兄弟那儿,借了两辆面包车,装上高音喇叭,沿村组公路来回巡查宣传,发挥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正月十二是当地中小学开学的日子,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由于该市实行网络教学,通过前期的摸底排查,细心的宁峰发现有2户贫困户家中不具备上网课条件,考虑到开学时间不确定,他就在尖刀班里筹集了两台闲置的智能手机,手把手地教会孩子使用。“停课不停学,要把党的好政策让每个孩子享受到。”宁峰说道。

村民周姝彤的孩子不足半岁,外地返回后没有预备足够的奶粉,疫情袭来,道路封控,商铺关停,只能向尖刀班求助。宁峰为了购买到婴儿奶粉,想方设法,多处辗转,将买到的奶粉步行6公里山路送到周姝彤家中。周家一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宁班长,您比亲人还亲啊!”

点滴奔忙,都是使命。一年多的驻村工作,让宁锋对这个民风淳朴的村庄和村民有了深厚感情,对村民的家长里短更是如数家珍。面对疫情形势的严峻考验,他带领尖刀班以情感人、以理防疫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淳朴的村民们,他们也自发地给防疫一线人员捐送物资,村民祝名堂自发捐献两千元生活物资、覃三毛捐出口罩七百个、陈列贤捐出一头牲猪、董远辉捐献大米两百斤

(陈刚果张梨)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朱海

编审:李超

通联:国防时报新媒体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