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为深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11月5日,恩施公安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提高年轻干部七种能力”交流座谈会为契机,组织年轻民警积极学习并展开热烈讨论。
学习感悟
在坚守扶贫岗位中提升能力
郑开伟(州公安局驻利川市文斗乡仁合村尖刀班民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七种能力”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更好肩负新时代职责使命指明了努力方向,对照“七种能力”,结合自身驻村扶贫岗位,在此我浅谈三点体会:
一、提高政治能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政治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能力,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既要啃下贫困“硬骨头”,又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既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又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要完成这一艰巨繁重的任务,需要更加自觉的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是与我们政治优势紧密相连的。驻村扶贫“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的要求,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最后触角。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是否精准,需要我们逐户走访,反复摸排,掌握实情,来不得半点虚假。作为扶贫队员,需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增强政治自制力,注重提高理论水平,宣传好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把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底线任务、刚性目标。
二、珍惜组织搭建的平台,岗位是最好的历练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感谢州局党委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锻炼机会。岗位连着责任,有责任就有担当,岗位体现干部的攻坚信念和克难的意志,体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拼搏奋斗的进取精神。参与扶贫,就要用扶贫岗位来锻炼自己,用“坚守”岗位来历练自己,锤炼意志。驻村扶贫的岗位在农村、在贫困户,责任就是帮助帮扶贫困村发展进步,扶助贫困户持续增收,担当起组织的重任、党委的重托和社会的众望。扶贫岗位是个“大舞台”,工作综合性强,方方面面都要兼顾,各类矛盾纠纷的解决要和群众面对面、零距离,给群众开“小组会”、“屋场会”,讲话要接地气、通民气。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党员学习、干部学习,融入群众,听最真实的声音,接受最朴实的教育,才能更好的帮助贫困村脱贫摘帽。脱贫攻坚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和政策的方方面面,我们平日里走村串户,与各级打交道,增长了见识,增进了与群众打交道能力,岗位让我们涨知识、增本领、强素质。
三、在坚守岗位的同时不忘学习,在学习的同时不忘在实践中提升
驻村扶贫,日常工作繁杂,但不管多忙,读书学习的时间总是能挤出来的,驻村领导也要求我们利用难得的驻村时间“少一点应酬、多一些读书;少一些饭局,多一些学习;少一些闲聊,多一些思考”。虽然长期驻村,但我们的生活却很充实,精神很愉悦,每名队员的床头都放着自己喜欢看的书,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奋战在脱贫攻坚的一线,我们在学好各类脱贫攻坚政策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考虑怎样把这些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更好的为民谋利,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干中学、学中干、学中用,这些都是驻村工作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为群众办成一件实事,推进惠民项目落实,需要我们实地调查、深入群众、不断研究、科学决策,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需要我们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人口普查需要我们不断提高统筹协调抓落实的能力;仁合村地处偏远、地质条件恶劣,村民因病因灾需要紧急抢救,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才切实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够,才切实感受到到学习的紧迫性。
总之,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决胜阶段,“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作为驻村队员,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了单位形象,决不能给单位抹黑,一定要挺起精神,卯足干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就不收兵,确保交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合格答卷”。
原标题:《在坚守扶贫岗位中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