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元堡乡党建激活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复制链接]

1#

全媒体见习记者谭卓瑶

“我们把烟站闲置的烤房等资产利用起来,通过经营性收入、投资收入,去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万元。”近日,利川市元堡乡花坪村党支部书记佘翼高兴地说。

近年来,元堡乡通过建强基层组织,积极探索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型、“村企共建”型等发展模式,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强化党建引领增强发展活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利川市元堡乡为基层组织“强筋健骨”,通过换届选举,村“两委”班子结构得到优化,村“两委”成员年龄降、学历升,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大专学历及以上的占比超过80%。

除此之外,元堡乡还注重从村级后备干部中选拔优秀的年轻人担任村“两委”成员。

花坪村党支部书记佘翼便是从村级后备干部中选拔而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前,她是一名创业者,通过电商直播卖土特产。

一家富不如集体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带动村民加快发展、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

“现在是网络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优势。”花坪村有一支健身队,队员们平时爱唱爱跳,佘翼想把她们聚集起来,由村里带头成立一支直播带货队,共同为村里大黄、李子等农产品代言,村集体从中获取收益。

盘活沉睡资源挖掘发展潜力

元堡乡花秋村距离城区近,外出务工的人多,村级闲置土地也多。

“闲置土地也是‘钱’!”花秋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茜瞄准市场,采取“村企共建”的方式,流转闲置土地70余亩,租给远军专业合作社种植烤烟,租金三年一付,共5.6万元。

村级经济发展有了稳定来源,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我家流转了一亩土地给他们种烤烟,自己可以在这里做工,一天有元收入。”花秋村村民何艳平说,“我们村在这里做工的有10人。”

为进一步帮助村民增收,该村引进利川市凤鸣种养殖生态观光农业合作社养殖青蛙,吸纳村里的残疾人就业。另外,合作社每年给村里分红元。

花秋村不仅盘活了沉睡的土地资源,还将水厂变“废”为宝,通过“四议两公开”,选拔招聘了一名水库管理员,同时规范管水制度,村集体由此每年可增加收入2万余元。

该乡各村掀起了盘活沉睡资源的热潮。花坪村将闲置的烟站仓库出租给利川市振东农资有限公司,将闲置的烟叶烤房和新建的冻库出租给利川市坤旺种养殖家庭农场。年,该村收入租金4.6万元。

据了解,全乡26个村均将村级闲置土地或利用率不高的约亩土地流转给市场主体,由此新增集体经济收入约70万元。

举办“书记论坛”提升发展效率

“我觉得花秋村‘村企共建’的路子挺好,各个村产业资源丰富,可以复制成功经验。武汉小朱湾村发展民宿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在元堡乡月举办一次的“书记论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探讨发展路径,交流发展经验。

“别的村发展得好,我们村也不能落后。”杨茜说。通过论坛,在全乡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大家纷纷为村级发展出谋划策。

前不久,“书记论坛”上播放了武汉小朱湾村发展经验的短片,杨茜感触颇深。

杨茜认为,花秋村离城近,有产业园,可以按照农旅结合模式发展民宿,带动村民增收,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规模后能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