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沿着高速看中国重庆老手艺遇上高速路巷子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高速档案

G50沪渝高速是重庆东向连接“长三角”的重要高速出海通道,通车里程公里,其中重庆段公里,经长寿、垫江、忠县、石柱接湖北利川。

通车前,重庆到上海靠长江行船,单程至少10天。年全线通车后,全程车程不到一天。车流日夜不息,为沿线带来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数据流,也见证着百姓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高安镇是G50沪渝高速道口上的全国特色小镇。

5月7日下午,“沿着着高速看中国·重庆”采访团沿着G50沪渝高速到达垫江高安镇。这个曾有做手工面传统的小镇,街头现在还能看到竹架上晾晒的细丝干面。

得益于这条高速通车,高安镇居于进出垫江的“东大门”。在离高速道口3分钟的高安工业园内,一家从巷子里走出的龙头面企,生产成吨的面条从这里驶上高速。

▲得益于高速公路通车,高安工业园目前已入驻企业25家

巷子面一面难求

5月8日一早,在逢高工业园区的面房里,面机马不停歇赶工,上个月的订单还没来得及交货。

这个如日中天的龙头面条企业,前身是藏在高安桥东路老巷子里的“高安巷子面”,手艺传承有上百年的历史。

46岁的彭华勇是这家面企的“掌舵人”,他让一个巷子里的面房变成垫江的龙头面企,也见证了沪渝高速通车给高安带来的蝶变。

“一年要卖吨,还不够卖。”彭华勇说,“现在已受制约了,我的包装跟不上,缺场地。”

这面条为何会这么火?

在彭华勇儿时的记忆里,家中一年四季都弥散着晾晒的面条香味,父母一辈子早起晚睡的艰辛全都揉碎在面团里。

“外公从父辈接棒,再传给我父母。”彭华勇说,三代人都是做手工面,从族谱上的时间算有上百年的沉淀。

过去由于交通闭塞、物流不通,手工面条销路局限在本地。改变发生在高速路通车之后的几年里,到高安来买面条的人越来越多。

据彭华勇介绍,那时父母一天能加工上千斤面条,渐渐地面条越来越俏,到后来要靠赶早到巷里的面房排队抢购,节假日连本地人都一面难求。

“有些吃客买不到就托人来打感情牌。”彭华勇说。

▲“高安巷子面”目前己规模化生产,成为如日中天的龙头面条企业

出巷子挺进大市场

一直在成都搞印务的彭华勇,极少过问家里的面条生意。可他没想到,一群朋友偶然吃到这面条后,改变了自己的生意轨迹。

年时,彭华勇为父亲操办60岁寿宴来了不少成都朋友,他们离开时父母给每人装了几斤手工面当“杂包”。

“当时觉得还有点丢面儿。”彭华勇笑着说,毕竟小面大街小巷都有,也并不是什么稀罕物。

当他回到成都后,吃过这面条的朋友好评如潮还托他订货,一下子刷新了他对家中手工面条的固化印象。

就在那一年,他决定让百年手艺走出巷子,保留百年古法和面以及全部30道工序基础上,用机械替代艰辛的人力。

在包装设计和商标注册等准备工作完成后,年11月,彭华勇领着面条加工走出高安桥东路,走进离高速公路3分钟车程的高安工业园。

沉淀百年的手艺从此走出巷子。

“一天做4小时,烘干后收4小时。”彭华勇说,现在一年要卖将近吨面条,产值上千万元,“今年大订单不敢接,生产跟不上。”

现在,彭华勇已向当地政府提出拿地30亩,新建厂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他计划在未来3年里,开个体验店为未来提前铺好销售渠道。

这一点,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高安镇党委书记蒲胜宇口中得到证实。他表示,目前,这家巷子里走出的龙头企业,已成为高安工业园区的纳税大户之一。

得益于高速公路通车,高安工业园“无中生有”,成为全县唯一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园区。目前已入驻企业共25家,规上企业达到12家,园区年产值4亿元以上。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郭发祥摄影杨新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