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代知县汤应求,利川的于成龙 [复制链接]

1#
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bdfyy999.com/

偶翻县志,惊奇地发现清朝时利川县第二任县令汤应求,仕途与顺治年间一代廉吏于成龙有许多相似之处,其经历更加曲折。

利川知县跑了

与顺治十八年()于成龙到广西罗城上任前任跑了一样,汤应求到利川时,前任也跑了。

年(乾隆三年),过完大年过后,在县衙旁搭草棚子做生意的居民惊奇地发现,衙门里的县大老爷、山东历城的李行修大人一直不见身影。利川古为苗蛮之地,地僻人稀,民风彪悍,从宋朝开始逐渐推行土司制度几百年,至雍正十三年(),全面改土归流,设置利川县,先由恩施管辖,次年(乾隆元年)设置知县,山东历城举人李行修为利川首任知县。李知县乃一介书生,从政经验不足,又在少数民族地区,他雄心勃勃上任,才发现这里土司遗风尚存,民众规矩意识淡薄,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杀人越货时时发生,民众不好管,更惹不起。当时县治初立,百业待启,却是商机无限,一些恶人和狠人便占地为市,甚至把经商的草棚搭到了县衙门口,逐步蚕食,抢占地界,以致李知县天天与当地民从争地争界,勉强坚持了二年多时间,身心憔悴,最终以利川难以治理为由,辞官不干。

麻城知县来了

前任跑了约半年时间,时任麻城知县的汤应求被调到利川“救火”。

江西临川举人汤应求,在麻城任职也如于成龙一样,为官清廉,政声卓著。初到利川,县治门前商贾店铺分散无序,地界官司不断,从政经验丰富的汤知县走访当地乡绅,了解社情民意,最终采取以占地多少确定税负,治所门前立上石碑,有效地遏制了县城周边混乱的土地秩序。随后汤应求修复衙门和新建办公场所,设立学宫,体恤灾民,劝民耕种。加强对疑难案件的审断,著警心录提醒自己和官吏维护公平正义。后擢升安徽凤阳丞,他辞去要职,留任利川,在任10年,留名清史。

曾经九死一生

汤应求在麻城任知县,是清朝10大冤案中麻城冤案的当事人之一。此案发生在清代雍正八年(),当地一对夫妻争吵致使妻子离奇失踪,由此引发了一场官司,这场官司,发生在杨氏与涂氏家族,谁也不曾料到,尽管诉讼的双方都没有官场背景,但官司竟然一打就打得昏天黑地,旷日持久,终至酿成惊天冤狱。直到雍正十三年秋,雍正皇帝还没有来得及处理此案,就已驾崩,乾隆皇帝即位后命户部尚书史贻直任湖广总督,率同多位官员会审,此案才最终大白于天下。

在这一案中,汤应求坚持正确的判断,由于官场的幕后黑暗,反被同僚设计诬告下狱,汤应求不仅丢职罢官,还被判处死刑,在即将执行的十天前,案情却出现意外转机,案件前后经历了民妇失踪、男尸女报、堂前认妻、真相大白后,汤应求才侥幸官复原职,最终调往利川。

内容来源|龙船调旅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