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口碑好的医生 http://www.yunweituan.com/m/全媒体记者李锟通讯员蒋姮
利川市沙溪乡是劳务输出大乡,全乡3.5万多人,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浙江绍兴一带,在这些外出的人员中,有不少党员。
“在浙江绍兴打拼的老乡大多聚集在斗门镇,其中老党员干部就有20人。我们向沙溪乡政府提议,在浙江绍兴成立一支管理流动党员的支部。”年,沙溪乡流动党员驻斗门镇党支部成立,李林国任书记。
“外出多年,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关系逐渐疏远。”李林国说,沙溪乡流动党员驻斗门镇党支部的成立,给了在绍兴务工的流动党员一个新家。
为老乡解决实际困难,用法律帮助老乡维护正当权益,支部受到老乡的真心支持和拥护。
从年成立之初到现在,沙溪乡流动党员驻斗门镇党支部从11名党员发展壮大到32名党员。
年,姚友兵从老家来到浙江绍兴,经老乡介绍,到绍兴市汇同蓄电池厂打工。经过不断努力,年,他升到了公司管理岗位。
即使在外务工,姚友兵始终牵挂着自己的家乡,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顺利加入党组织。爱岗敬业的他,不论做什么工作都兢兢业业。
沙溪乡流动党员驻斗门镇党支部引领和鼓励利川籍在绍务工的优秀人才、能人志士返乡任职、创业,吸引了一批懂政策、想回乡发展、有创业意识的利川籍人才返乡筑巢,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
姚友兵对工作的努力和认真被支部看到并认可,举荐他为沙溪乡繁荣村的党支部书记。
“我于年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变化,心潮澎湃。虽然家乡有了大变化,但与外面还是有较大差距。”回到家乡的姚友兵开始深入调研,“我们村在西南片区,距离城区60公里,交通落后,也很贫困,人均收入不足元。经济主要依靠年轻人外出务工,家中多是体弱多病的老人和年幼的小孩。”
姚友兵首先做的是解决村民就业难的问题。目前,已有多位村民有了就业岗位。
光是解决就业,也只能暂时改善村民的生活,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村的现状。经过反复考察、思索,姚友兵决定先修路。
说干就干,通过谋划资金,组织全村村民参与建设的方式,打通了四、五组主要交通道路,扩宽硬化了4.5公里道路,完成了组级道路的硬化工程,从此改变了多位村民肩挑背驮的历史。该村共计建设道路18.2公里,新修环形路1.2公里,现在已经达到了组组道路硬化的标准。同时,还把山路建成多米阶梯路,解决了5个组小孩上学路难走的问题。
在大城市生活了十几年,他深知水电网的建设对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多大作用,于是又着手建设水电网。通过积极筹划和争取政策,修建了8口水池,家家装上了自来水,安装了4台变压器,建成了4G信号扩大器,大幅度提高了繁荣村的生活水平。
接下来,他还想把繁荣村建设得更加富强,让它成为真正的“繁荣”村。
据了解,该支部给沙溪乡推送了7名村干部,其中村书记4名,一名已考上国家公务员,现任书记3名,村委员4名。共培养律师党员3名,民企中层以上管理人员8名。
去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开来,在外的老乡无法返回。听说沙溪乡的口罩、防护物资、医疗物资紧缺,大家焦急难耐。
李林国发起给沙溪乡捐款的号召,大家积极响应,共为家乡筹集到2.5万多元。
“在这些捐款人当中,还有好些普通群众。”李林国说,疫情虽然让大家回不了家乡,但更加拉近了流动党支部与群众的关系。
流动支部作为在外务工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培养地,时刻了解家乡的发展动态,并鼓励在外务工的优秀青年、能人志士、党团干部、企业任职干部,利用自身资源,响应家乡政府政策的号召,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也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添砖加瓦,输送更多优秀人才返乡,参与家乡建设,助力家乡发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